据统计,我国有580多家出版社,两百多家分布在背景,其余的大多数分布在省会城市。
《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于2月28日发布,系统梳理2021年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相关情况。其中,我国图书出版及国民阅读情况在《公报》第十一部分集中呈现。
《公报》显示:2021年全国出版各类报纸276亿份,各类期刊20亿册,图书110亿册(张),人均图书拥有量7.76册(张)。
随着电子书籍的发明和普及,网络资源也大大开拓了人们的阅读途径,网络上充斥了大量的阅读资料,基本上公开出版的图书在网络上都能找到,据我所知,很多妈妈都有网盘,每人的网盘中都搜集了大量的资源。各种专家讲故事的音频,各种电子绘本资源,图书资源,课程资源,甚至能达到几个T的级别。
可能有的人对1T有多少没有啥概念,我举几个例子,1T空间可以放30年出版的各类文章,可以放25万首歌曲,可以放1200部电影,可以放30万张照片。
几T网盘中存放的各类资源,孩子们真正使用的能有多少呢?即使能使用,海量的资源该如何筛选呢?以下几个方法,可以选择性使用:
一、兴趣引导
孩子总会被新鲜的事物吸引,而这种兴趣不会一直留存,作为家长,要留意孩子最近的兴趣点在哪里?例如,最近课前3分钟演讲,小朋友都在讲汉字的故事,讲汉字的演变,而且我发现他没事儿回来还给我显摆一下他最近学到的字谜,写字的时候还会注意顿笔,于是就给他买了一本《说文解字》。小朋友拿到书后,还挺开心,马上就看了起来,并且还带到学校和老师、同学一起看。
根据孩子的兴趣挑选书籍是成功率最高,孩子也最愿意看的一种筛选资源的方法,但是现在市面上充斥着大量只求销量不求质量的书籍,有时光靠兴趣买书,不一定能买到我们想给孩子看的书籍,这时就需要换一种策略了。
二、按书籍主题均衡分配
孩子总是会被故事书吸引,生动的情节,精美的插画总是让人欲罢不能。但是如果只读单一的故事书,孩子的大脑皮层无法被深度思考浸润,长此以往,思考就留在了浅层,这不是我们想要看到的。
此时,作为家长或老师的我们,就需要根据不同的种类选书。根据2020年教育部推荐的阅读书单中的分类,将书籍分为人文社科、文学、自然科学和艺术类,并且推荐了相应的书目。如果家长不知如何筛选,可以直接照着教育部推荐的书单来一套。
三、书籍内容深度逐步提升
不知有没有这样的家长,如果给孩子买过或孩子听过一本书,就不会再买同主题的书了,例如《西游记》。我们都知道《西游记》是四大名著之一,孩子在幼儿或1-2年级时,家长可以给孩子听西游记的故事,3-4年级可以给孩子看《西游记》青少年版,而到了五六年级可以让孩子阅读《西游记》原版,当原版不能满足孩子的需求时,甚至可以购买《西游记》评析,从多方面了解这本名著。但是大部分的家长止步于《西游记》青少年版。孩子的阅读内容没有深度的逐步提升,永远在低幼阶段停留,当长大后再看需要深层理解的文本时,就会出现:我的孩子读了很多书,为什么成绩依然无法提升的问题。
四、权威推荐
权威部门、权威出版社、权威作者也可以作为筛选图书的一种方法。目前教育部已经发布2020年版的阅读推荐书单,这套书单就属于权威推荐,可以直接抄作业。
除此以为,按照出版社的知名度选择书籍也是个可行的方法。我国出版社比较有名的有:三联、中华书局、作家、长江文艺、商务印书馆、中信、新星、广西师范大学、理想国、磨铁、博天云卷、贝贝特、上海译文、上海古籍、南海、珠海、译林、花城、江苏文艺、凤凰、邮电、机械、电子工业、人民教育、人民文学。每个出版社还有书籍偏好,例如中信出版社的绘本就比较多,质量也不错,如果选故事书,选择中信出版社的就可以。
有些知名作家,如曹文轩,对于儿童文学的创作较为有名,可以买来阅读,如果认为这个作者比较对孩子的胃口,就可以将该作者写的所有书都罗列出来供孩子选择,促进阅读。
以上就是针对中低年龄段孩子读什么,怎么选的一些浅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