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拆书帮,知道RIA有半年了,线下活动参与时觉得大家一起刷脑细胞的感觉实在非常愉悦。终于在8月 导师面试后完成了自己入营的目标。
染而,一切都是我太天真。开始做作业后才知道,原来RIA要做好那么那么难。。
仅此回顾自己的作业,也给自己来一次复盘。
为了考虑有的小伙伴对于RIA的理解。在此对RIA进行小小的补充、
首先,我们要明白。成人学习与在校学生的学习有什么不一样。
答:在校学生的学习也许更多的是围绕知识展开的学习,在这里,知识是中心,正确与否我们得按照课本要求的来,对就是对,错就是错。
而成人学习,不同于学生时代的学习。没有老师追着你后面让你交作业,也没有一份标准的参考答案,只要你做了,按照答案来了就行。成人的学习不再以知识为中心,而是以我们自己为中心。我们希望获得更好的生活,希望可以解决一部分问题,所以自主的选择性的进行学习。当然专业技能类的学习还是以知识为中心哦。在这个时候,所有可以帮助你学习的工具,人物,书本,都以你为中心。我说了算。
RIA读书法来源于赵周老师的《如何阅读一本书》倡导的一种读书法,在这本书里,你不用读完一本书,不用因为读不完心怀愧疚,只要你用到了书里的知识,这本书就值得了。
R:reading--阅读原文片段
I:interpretation-用自己的话重述原文片段
A:A1-激活经验 A2-提出改进方案。
RIA训练营第一周作业
片段名称:《拖延症再见》原则八-与他人建立关系
part1:
运用FAB法对书籍的名字,书籍的作者,以及本书的特点进行介绍。
part2:
R:️
I:
️片段情景:因混淆空间使用造成的宅状拖延,比如说在家里玩玩玩,一直玩,结果回家后就自然不想学习,工作。一拖再拖。
️what:1.缺少参照会造成拖延:学习氛围是会传染的,这也就是为什么一个人走不快,一群人走得远了。
eg:学霸们喜欢一起学习,学渣因为常年宅在家,只能和自己结伴,缺乏比较,也就少了动力。
2.缺乏必要的情感联系也会造成拖延:
eg:学霸们总是成群结队,学渣们一般都一个人。在需要开始学习时,找不到一个可以互相反馈学习进度或者问题的人。
3.空间使用混乱会引起拖延:在什么场所做什么事。
eg:学霸们喜欢去图书馆讨论题目,学渣一个人呆在家里,打电动看电视写作业,由这里引申出一个概念,空间使用感。也就是说混淆了“工作场所”与“休闲娱乐场所”。
How:1.走出去,把工作场所与娱乐场所分开。
2.找到对应的组织,学在一起。
3.找到有效的具有情感联系的反馈对象,互相监督。
A:
A1:我最严重的一次拖延:
What:手绘群随着人员的发展,已达到100人了,随着各种学员的加入,因学员的多样性(年龄,层次,状态)不同。也就代表着一开始实行的每日一张命题简笔画效果逐渐变的不明显,学员积极性有所下降。
why:主要表现为三方面:
1.层次稍高的学员开始觉得太简单,自己去寻找素材绘画。
2.零基础的学员会觉得还是太难,需要讲解,教程。
3.以上两种层次的学员大部分均表现出基础缺乏的现象。
how:也就是说我得做出以下的改变:
1.根据学员层次不同,每天布置至少两种作业。
2.根据学员需求不同,让其余三位管理员各司其职,找到自己的主攻方向,参与布置、点评作业。并作出自己的教案。
但是大家因为工作都比较忙,管理员们需要查找大量的教材后找到自己的教学思路,偏偏去把每一本市面上的手绘书买回来不现实。这件事情我没有交代清楚,自己也没有着手去系统的收集电子材料,也没有和管理员们反馈我的工作进度。
于是最近几天开始出现了不知道怎么布置作业了……可大家的基础亟待加强,学员学习一段时间后不仅仅满足于手绘,还有水彩,素描等类型。
另外最近我开始在书桌前吃东西,看电视,这不是个好征兆,因为我把该做为工作场所的地方混入了饮食和娱乐。
这是拖延最严重的一次事件,近两周主要得先处理手绘群的事宜。
A2:
针对今天的片段学习,我们知道了导致拖延的可能有自己混淆了工作场所(书桌与饭桌);没有及时的和管理员们反馈自己的工作进度;也没有表达出强烈的一起学习的愿望。虽然在一个群组,但是没有真正发挥组团学习,管理的作用。
改进措施有三个:
️环境混乱:8月15日开始,凡是需要吃东西,看动画片的时间换一个地方,书桌就是拿来画画,学习的不能作为吃喝场所。
️不做独行侠:开启组团学习策略。让管理员们互相监督,我也参与,并且及时沟通自己的想法,有问题及时求助。
️让自己在乎的人听取反馈:1.每周日四位管理员需要交出下一周七天自己的教案,包括课程大纲,主要难点以及学员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互评大纲,把自己当作学员去体验,同时相关课程内容需自行学习完毕。2.当日值日的管理员负责布置,点评。并上传优秀作品至网盘备份。
A3:
目前第一阶段学习任务已下发至管理员组:
一稿作业:
导师点评:
海绵:【第一周点评@jiang酱50分】本周第一位交作业的学员,为你的主动积极点赞!看来是一个执行力很强的人哦!没有将原文中已经给出的I先入为主,而是经过自己的理解对于原文片段的I进行了提炼!加深对于原文片段的理解!赞!那么什么是好的I呢,I:抓重点/抽象概括/准确表达️精简+核心要点。建议可以和原文片段中的I进行对比一下哦。本周A练习讲故事的能力问题1:讲述"你"印象最深的一次拖延症讲故事包括几个要素:when,where,who以及起因,经过,结果。包括以上内容才充分的叙述了事件的本身。A1部分讲述了学员画简笔画的积极性降低这个事情,但我们今天所提的问题是关于你自己最严重的一次拖延症。A2部分的具体事情并没有详细具体的描述出来,更多的是停留在对于拖延症自己采取的一些措施。但我希望你能通过一件拖延症的事情去分析背后的原因是否是因为片段中的三个原因导致的,进而对这三个原因采取一些措施。A3部分是叙述整个故事而非只是采取的行动。在最后的最后还是需要跟你讲一下A:讲故事+落地的行动力。A1指向过去,A2指向未来。A3强调当下的演练,在用中学。本次片段中有明确的问题抛给你哦,记得之后根据片段下面的几个问题回答哦。本次的作业有自己的思考了解在里面!还是很值得称赞哒!加油!相信经过第一周的点评,你对RIA肯定有了重新的认识和了解!期待你的下一次作业哦!
阳光:@jiang酱作业点评:本次作业得分60分,酱酱整体的作业写的非常用心,A1,A2,A3的掌握比较到位,棒棒哒!I的分析是原文给出来了,i的分析应该有作者观点,这样观点的原理,具体做法,用自己话简练的写出。A1应围绕自己拖延的故事,并用案例去对应i中的3点,自己是否做到,是否因为这几点造成了拖延,A2应该根据i的三点和自己的案例,写出对应的改正的方法,应具体可执行可评估的做法。酱酱整体思路很开阔,注重细节,再好好复盘下如何A。加油
自我总结:没有以自我为中心,A1当时情景还原不高,A2部分没有具体的根据I的内容进行对应梳理。。
更正了原文中关于A1,A2的部分,试着从自己的角度重述故事。并制定出解决措施。
Andy:@jiang酱A1分成两段写,第一段是具体的故事,第二段是这个故事和I的对照,当时的场景地点是,当时的公众承诺有没有,当时的他人承诺是什么。
重写A1:
因为喜爱画画,所以我组建了一个手绘群,初衷是为那些想画画又没机会接触的小伙伴们提供一个学习,交流的场所,希望大家在这个手绘群里可以开心的画画。但随着手绘群进入了第68天,原有的每日一画(无分享)模式遇到了瓶颈,人员积极性下降了。我希望可以通过自学相关涂鸦,绘画知识给大家进行分享,可是每到了上班时间我就想着下班在做把,下班后我又会觉得,周末再做也没差,等到真正周末来临时我又会觉得已经一个星期过去了,要么再等一个星期吧。于是连拖了三个星期。每天只能看着学员不积极,管理员们也没有主动挑大梁(这无关本片段解决的问题,仅作陈述事实使用)干着急,可是我自己又没做出具体的内容进行改善。
因为兴趣而组建一个群可能有些鲁莽,内心还是很想做好的,但是一次又一次的拖延真的让自己对自己建群初衷,管理等都产生了动摇。在总结过后我发现在拖延的期间针对我自身的分析有:
(1)希望自己可以在家里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完成手绘教案,结果坐在书桌前时又不想动了,想着新买的参考书籍还没到,等到了再做,看起来应该很简单,于是去看电视了。
(2)公开承诺:有在朋友圈发布自己的绘画群每日一画内容,没有做出具体公开承诺。比如说在朋友圈或者手绘大群说自己或者本周会分享哪些内容。
(3)他人承诺:有对手绘群的三位管理员作出:咱们开始分工布置作业吧!然后有不清楚的都可以在群里讨论!的他人承诺-结果,我自己也说要学外语,要上班,还有别的事情,管理员们也没有催促我或者反馈我之前教授的内容具体还可以怎样改进。
A2:
如果回到意识到自己开始拖延的那一个星期,8月1日,我会做出哪些改变:
(1)当我感觉在自己家里书桌前无法静下心来写教案时,选择换个环境,比如就近的咖啡馆,那里会有很多人带着手提电脑工作,当我觉得买来的涂鸦参考书籍不够或者还没收到时,可以去西西弗书店写,那里的新书都是可以免费取阅的,也有笔记本充电的地方。周围的人也都是看书,写作的居多,干活的氛围很好。
(2)提前到手绘大群里告知学员们,本周我会给大家讲什么什么内容,比如说涂鸦课我就先把大纲进行一次预告lesson1工具lesson2线条等,分享的时间我是定在每天的九点四十还是什么时候,大约时间二十分钟,看到的请回复。这样让学员来对我进行督促,而他们也会积极参与到群内活动中来,看到的基本都会回复。让我有感觉到,大家都在等着,我不能拖延。
(3)除了和手绘管理员们承诺我会近期完成多少教案,寻求他们的反馈外,我还可以去找那些活跃的群成员私聊,寻求他们对课程的意见,或者自己最近有没有遇到什么类似的问题。从学员的需求出发,会更容易得到有效的反馈。
以后如果我再拖延关于学习或者写教案的时候可以从这几个方向着手:
(1)试着换一个地方工作,如果不能换,那就在自己家里划分工作区域,比如娱乐区,工作区,睡眠区,进食区。当我需要看书时候就自动去工作区,一般这个区域在我的书桌旁,睡觉就滚去睡眠区(床),需要吃东西时候去客厅完成,避免拿进房间在床上吃或者在书桌旁吃的一塌糊涂。如果感觉自己需要材料整理,但是资料不足情况下选择去图书馆或者书店。
(2)去找一些和自己同样有共同目标的小伙伴,大家每天一起互相监督,并在朋友圈或者大群内承诺例如:我每天分享听课笔记,或者我会整理本节课的延伸知识,大家有需要的可以取用之类的承诺。比如说学习英语我就去翻译群或者语言学习群,做手绘群有关的我就去手绘群,说出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包括每天做多少,做好文档后是否简书推文。
(3)去找平时交流的最多的小伙伴给自己提意见,并给自己建议。在公开承诺的内容完成后可以发给亲密的小伙伴看一下自己是否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征求意见。比如说翻译类的我可以去找兔宝,在看完讲师贝神和夏神点评自己的作业后进行改进。手绘群的我就去找自己的绘画指导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