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到大,有点人来疯。之前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某一次小学同学一起出去补习,课间几个人玩疯了,好像我说了一些超出师生正常距离感的话,具体内容记不清了,大概就是对老师没有那么敬畏,反而向家里人般的询问或者玩笑,当时老师就说这就叫忘乎所以。
当时心里就有点咯噔,原来距离感是每个人都需要的,特别是当对方是比我更权威、更年长或者更有话语权的人的时候,就不能平白的减少这种距离感。生生的拉近距离,只会让对方尴尬,甚至把我看成一个爱跳出来搞事的小丑。
但是,这种意识,每次都只会在事后跳出来提醒自己,让我内心羞愧,觉得自己很不成熟。往往在事中根本不会想到,又作出一些出格的举动,造成了不好的影响的时候,小时候的记忆才会跳出来提醒我,看吧,你又忘乎所以了吧,你跟人家并不亲近,也不要去挑梁扮笑,丢人现眼。
最近提醒我的是昨天的一件事。昨天下午开会,大BOSS来参会,会议持续时间很长,直至下班也没有结束。我本想随大流溜回家算了,但忽然被告知要留下来晚餐,晚餐后送BOSS回家,这个临时的任务让我一下亚历山大。我本不是一个擅长和领导拉近关系的人,也没有漂亮的语言技巧能讨领导欢心。但这个BOSS是我同乡,之前也有过一些接触,觉得比较平易近人。但由于他对人对事要求很高,我也并未因为同乡的关系多多与之接近。现在忽然要我送他回家,就有点手足无措。
吃饭期间相安无事,一大桌子人,我小搭腔几句便糊弄过去。期间,和我同批进单位的男生起来给各位添加茶水,被领导表扬勤快。反观我没有主动作为,显得有点不太懂事。
上车后,BOSS和另外一个同事要坐我的车回家,我们三人的家在同一条路上,很是顺路。同事在路东头,BOSS在中间,我在西头。我就打算从东边进去,一趟把同事、领导送回去,再自己回家。在和同事讨论路线的时候,她建议我从东边进去,我也认可。领导饶有兴趣的试了一下我车上的语音导航系统,我为了让他方便了解系统怎么用,直接用他家的地址作为目的地操作了一遍给他看。
他问,先送我吗?我迟疑了一下。
同事说,她只是给您展示一下导航怎么用。
我呵呵一笑。有点傻楞。现在回想,领导肯定是想先送他呀,他怎么可能想坐在车上白等那么久。我为什么当时全然没有反应,应该马上接应说先送他才看上去懂事嘛。
路上一路上都有点堵车,我们在有一搭没一搭的聊天,问领导对音乐的喜好之类,气氛比较欢乐。结果,忘乎所以的事情发生了,在过一个路口的时候,因为在聊天,也因为前面车子遮挡,我完全没看到红灯直接冲过去了。特别是当我意识到红灯的时候,我因为不好意思没有停下,而是直接踩油门冲过去了。BOSS说,你胆子也太大了吧。我悻悻,心里冷汗涔涔。支吾道,应该是刚红灯的时候过来的。
此后,送完同事送领导,没有太多交流。总觉得开口寻找话题十分别扭。我这样扮演亲近角色的做法又和小丑有何不同?想被关注,结果闹笑话,还没看穿我是一个不成熟不稳重不懂事的人。
哎,童年的故事再一次上演,让我很惭愧,为什么这么多年,在这方面没有长进。
今天一天,昨天的事情一直在头脑里重复上演。提醒我,不能再把自己当成小丑了。原本人与人之间就是平等的,就算对方是老师是领导是权威,我也没必要内心把自己看低,认为做低伏小是自己应该做的。如果没有这种自卑情绪,就不会刻意的拉近距离去讨好去扮演并不是自己平时样子的角色,也不会演砸闹笑话。归根结底,还是要把自己看高一点,我有机会与你接触,但我仍然是独立的我,不要因为你的权威而强迫自己做并不擅长的事。只有在做自己这件事情上,我才是最适合的演员。其他的不要强求,即便一次两次演成了想演的角色,也不可能长久的。
认清真相,依然热爱。做自己,独立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