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漂泊数载,对家乡的所有记忆几乎都在慢慢的模糊,只有过年越来越清晰,因为和家乡之间的联系——只有过年。
每到年跟前,县城周边各村就会组织社火队,想玩的都可以去参加,从大年三十前几天一直到正月初十前各村都会在本村排练,扮成各色人物,还有彩车、锣鼓、踩高跷、舞狮、舞龙、秧歌等等。到了初十往后各村社火队就开始陆续进县城,一直到十五元宵节,街道上人山人海,社火一队接一队!

金猴闹春。

每年必有的关公,这是骑马的。

这是踩高跷的关公,人们都会蹲在高跷下,然后关公踩着高跷跨过去,老家称“过关”,图个吉利。

打鼓的小孩,节奏感很强,当时围了好多人在看。

风筝摊,小时候最喜欢看这些五彩缤纷的风筝。

广场上空的风筝。

各种灯笼,小时候的灯笼没这么花哨,也很好看。

彩车队,一般都是代表县城各单位。

西游四人,没有白马,只能用村里某户人家的棕色马。

比较远的小镇上来的,只有一个锦旗和一个大鼓。

当时这小孩吹出一串五颜六色的泡泡,可惜没拍到。

小书摊,也是也比较喜欢的。

杂耍摊。

冰糖葫芦,过年必不可少。

这种气球,几乎小孩人手一个,都避免不了飞上天的命运。

小玩具摊,小时候,每年过年为了打别人家的灯笼,买一把塑料枪是必备的。

载着各种麻花的小车,虽然旁边有城管,但是过年期间可以不用躲。

车顶上的彩旗。

马上要开始的社团展。

候场的舞狮。

候场人员。

等待社团出场。

孙大圣出场,今年虽然在春晚上没能看到六小龄童的孙悟空,但是在老家广场直接看到现场版的,很精彩。

小时候,在人多热闹的地方,老爸也会这么把我架起来。

正在看猴戏的人们。

表演完毕,大圣体力不足,休息一下。

最后,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吊臂,然后翱翔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