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品概述
荔枝微课隶属于广州森季软件科技有限公司,于2016年6月16日上线,是一家国内大众知识分享平台,公众号矩阵粉丝超过5000万,每日开课数量超过10000+节,服务超过100万+的老师,并孵化出月入10万老师118位,月入1万老师1402位,据最新IT桔子数据,目前已获融资1.95亿人民币,其中安卓总共下载量为196.4万,占教育免费榜第87名,IOS中占教育免费榜第99名。
二、产品定位
1.产品目标:与世界分享你的精彩
荔枝微课通过公众号为内容引流引流,专注连接人与知识的内容分享,通过知识网红付费的模式引爆全民学习的理念,与大咖、草根,一同立志共赴知识盛宴,享受精彩,得到所有你想要的知识,成为一所的社会大学。
2. 用户分析
从公开渠道获取的信息有限,就简单从年龄分布、性别分布、地域分布及活跃时间来分析。根据相关数据,推出相关信息:
2.1年龄分布
由图可知30~39岁为61%的份额,这阶段的人以上班族、已婚族、养娃族居多,可知此目标客户为解决知识危机感,通过学习快速提升自己,来达到成长目的的人。
2.2性别分布
男性群体占据63%,类似产品千聊、喜马拉雅、得到的用户群体中也是男性所占比重会比女性高些,由此可知男性在对于知识渴求程度更高,在知识获取上更愿意花费时间。
2.3地域分布
主要人群分布在北京、广东、上海、浙江等地,这些地方经济好工作节奏快,压力大,由此推测一二线城市的人更愿意花时间去学习知识,去获取有价值的内容。
2.4活跃时间
由数据可以得知几个高峰点:晚上8:00-10:00,以及上下班路上。这三个时间段时间空闲时间较长,能自由安排。
3. 使用场景
根据上面的分析,可推测有以下场景:
1)早上醒后,在家刻意学习;
2)上班路上,公交地铁里,打发时间充实自己的;
3)中午吃饭后,在办公室里获取知识;
4)下班路上,公交地铁里,继续补充知识的;
5)晚饭后,在家学习,分享给家人;
6)睡觉前,躺在床上,安静享受自己喜欢的老师和喜欢的内容。
总而言之,就是平时上班外的时间获取知识提升自己。
三、产品市场分析
1. 市场规模
智能手机的深入,以及移动支付的成熟,为内容付费也呈现大规模的上升趋势。当然,一方面传统出版、教育、传媒增长较为缓慢,传播力度有限,在自媒体的影响下,网络化营销打破传播的知识产业的传播速度和影响范围,所带来的经济效应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另一方面,单个用户可接受的客单价范围,以及可支配的空闲时间有限,市场必须在吸引用户注意力,以及价格合理的定制进行正确的评估。随着人们教育水平的提高,和收入的增长,短期内,愿意花费购买知识的人也会呈增长趋势。根据艾瑞咨询数据显示,预计到2020年,中国知识付费市场规模将达到235.1亿。
大量移动电台应用的产生,随时市场上各种营销手段的成熟,从2013年2017年,市场认可度一直呈上升趋势,目前已到应用成熟期,内容上也越来越丰富。
2. 相关竞品比对
除了荔枝微课外,相关竞品市面上还有很多,比如一对一咨询的在行、问咖,视频录播的腾讯课堂、慕课网,视频直播的千聊、网易云课堂,在线问答的分答、悟空问答,图文分享的知乎、简书,还有音频录播的喜马拉雅fm、得到、蜻蜓fm、豆瓣等。产品形态多,内容也越来越丰富,以千聊,喜马拉雅fm,得到举例:
四、产品功能概述
1. 产品功能框架
2. 产品业务流程
3. 产品需求分析
根据上述分析,不完全列出需求如下:
学员:
登录账户;
搜索想要学习的内容课程;
确定购买要学习的课程;
进入课堂学习;
和老师进行学习互动,聊天,语音等;
课程结束.
老师:
登录账户;
入驻成为直播老师;
创建课程,并选择课程方式;
分享课程;
取消课程;
进入课堂进行授课;
和学员进行学习互动,聊天,语音等;
课程结束;
课程下架.
4. 产品功能演进
从2016年8月16号发版至今共发了46个版本,其中大版本4个,上小版本控制在1-2周发版一次,一个月发版一个大的版本。从支持新增课程,到课程互动的丰富性,再到支持课堂音频录播和视频录播,每个新的版本都会对优化前一版本,整个过程都非常注重BUG的修复和产品稳定性,兼容性问题以及性能的优化。
五、产品建议
1. 改进建议
1)发现页中“推荐”模块有33个,以从左往右的方式拖动,过长,在操作上会占据用户的时间过长,不够直观,建议可以采用大一些的区域去放置这些按钮;
2)订单支付的方式只有微信一种,建议同时也支持支付宝的方式支付,能方便用户支付;
3)在取消订单支付的时候可以给予一个取消订单提示,避免用户误操作,也让用户思考是否取消,增加用户购买率;
4)进入课堂时,这个提示让用户多进行操作,建议可以去除这个提示,再次进入课堂时默认显示上次听到的内容即可,如果用户想从头开始听,可以自己手动去调整到开始位置即可;
5)已经下架的课程,还显示在全部课程中,也未加上下架标记;
6)已听完的课程显示已学50%,未实时显示正常的学习进度;
7)添加学习的课程没法删除,对于学员来说不是很方便;
8)直播间管理入口太过隐蔽,而且和创建课程模块分开放,概念上看起来会更清晰些。
9)资金有两个地方,一个是钱包,一个是分销中心,对于用户来讲不是很方便,建议有一个汇总的地方,如果收益来自不同的渠道再可以细分子入口即可;
10)编辑课程的内容有些多,可根据实际情况再精简些,最好能当前页面输入后直接保存即可,能让老师录制课程的时候更方便些;
11)推荐栏每个模块都有一个我的课程,而且还有一个我的微课菜单,入口过多,建议精减成一个入口即可,也会方便操作,如果学员学员收听的课程多,可以考虑在我的微课中加上一个搜索;
12)未购买、没有听课记录、没有课程、无即将开始的课程等类似的图标建议风格颜色上能统一,视觉上会更好些;
13)页面的按钮和颜色交互尽量保持一致,比如“购买记录”和“即将开始”的颜色和下划线长度就不一致。
14)同一个课程有时候会显示多个在我的微课列表中。
2. 其他建议
除了上述建议外,荔枝微课立志成为一所社会大学,提供全方面的知识服务,按照这个理念出发,需要在内容更为丰富专业,学习过程中兴趣浓参与度高,学习后的效果好能应用实际生活中,最后能持续在学习的一个过程。整个过程还是存在一定的优化空间的。
1)老师的专业性和全面性问题,这个可以在内部加上老师的资质审核,同时邀请知名度高的自媒体、老师和学者等,进行长期的合作关系。或者公司内招聘一些课程老师,进行专业的内容课程的打磨,在现有的基础上也能加深内容的广度和深度;
2)学习过程中的互动体验,更多的是老师的有趣和引导,对于资深老师除了目前的打赏行为,可以在听课结束后,学员对课程和老师进行打分和评价,方便其他学员进行参考,对老师也是一种监督,能精心对内容进行打磨,建立好的口碑;
3)课程学完后,具体效果怎么样,可以加上布置作业和实际应用模块,老师给学员批改作业;
4)其他激励:
①学员学习时长榜单,学员学习效果榜单等,比如日榜、周榜、月榜、总榜等比拼机制;
②有一个兴趣学友圈,互相鼓励督促的同时,也能发表各类看法和建议,运营可以不定期去混迹里面,更近距离地接触学员,也能进行相关调研,形成一个良性互动,可以引导学员讨论发言,建立高参与度的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