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上海,高三女生欣欣留下一封遗书,跳河身亡。
1事件经过
(1)
监控显示,11月7日凌晨2点后,欣欣就离开了家,在4点左右出现在学校附近的河边。
上午10点左右,民警将欣欣的遗体打捞上岸,警方在检验后排除了他杀的可能。
(2)
在11月7日2点52分,欣欣更新了最后一条图文微博,图片显示是一道作文命题,
让学生就“人生中最美好的东西应该是希望,而不是现实”这句话写一篇作文。
3点11分,欣欣更新了朋友圈,“我没有早恋,有点不开心,就酱。”
并配了一张图片,图片中一个卡通人物坐在车上,说到:我上路了,886。(3)
欣欣的遗书,用清秀的字体,简单写了几行字:
在理房间的时候有种久违的轻松感,又有点紧张。唯一有些遗憾的是,不能再见到熊熊了。
再见啦,这个可爱的世界。
(我没有早恋,也没有作弊,请不要无端怀疑我了。从来没有想过害人,可为什么一直不快乐)
今天下午去了市六医院,但由于缺乏生活常识,到的时候,医院门诊已经关门了。
2心灵轨迹
高三女生自杀事件持续发酵,人们推测导致其自杀的原因,众说纷纭:
有说学习压力太大导致抑郁的,有说父母关爱不够,还有说老师有违师德……
关于青少年自杀问题,我曾写过一篇文章《爱与成长》(点击即可阅读)。
微博注册后能够随时随地发出,既可记录自己的心情,也可表达对事情的看法,就类似“电子日记”。
翻看欣欣的微博显示,她会在那里记录自己生活和心情的各种小片段:赞叹好吃的美食,听喜欢的音乐等。
但从今年1月起,特别是在6月份之后,她很频繁的更新微博,内容是她经常会感到“丧”。
在7月2日,她发出“申请去世”字样。
“像条濒死的鱼无力的在路边翻跳了几下,最终又无力,心里又久久难以平复。什么都做不了,好像抱抱她们啊”。
她告诉同学“他们或许永远都感受不到自己说出的话有多么恶毒,人心中的成见像座大山”。
更新的内容,有关于学习和考试方面的内心感受,教政治的班主任“好像很喜欢怀疑同学早恋”,甚至打电话给她父亲。
在她和朋友的聊天记录中,也几次提到老师无端怀疑她“考好了是作弊,考不好是早恋”。
而对“作弊、早恋”的反驳,最终也出现在她的遗书中。
3气质-性格
从欣欣的微博日记中可以得出结论,她是个温柔内敛、胆小敏感的女孩,而且有很强的同理心。
这样一个蓬勃美好的生命逝去,确实让人扼腕叹息。
显然她受到了委屈和不公平对待,导致心理崩溃,我们首先尝试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她的气质和性格。
(1)
什么是气质?
气质是先天形成,没有好坏之分,主要受生理影响,具体是受神经系统活动过程的特性所制约。
孩子刚出生时,最先表现出来的不同就是气质差异,有的爱哭好动,有的平稳安静。
心理学上把气质分为胆汁质(兴奋型)、多血质(活泼型)、粘液质(安静型)与抑郁质(抑制型)4种基本类型。
人们或许会怀疑安静和抑郁怎么会出现在这里,没有人想自己是这样吧。
其实不然,这里没有任何优劣之分,它是先天的神经系统特性决定的类似反应机制的东西。
所以你会发现一些很怪异的现象,本来喜欢安稳沉静的人,为了“合群”故意变得“热情活泼”,你说他累不累呢?
其实社会发展至今,给了人们更多展示的机会和舞台,以及足够的宽容和理解,当然这是不以破坏团队及社会秩序、影响他人为前提。
尤其对于孩子来说,完全没有必要“委曲求全”改变自己内在的气质,这样更有利于其良好性格的形成,否则会适得其反。
[延伸阅读1]气质类型
热情坦率、精力旺盛、行动果敢、好争论且易于冲动、心境变换剧烈等,是胆汁质的特征。
安静稳重、沉默寡言、善于忍耐、情绪不意外露,注意稳定难于转移等,是粘液质的特征。
属于某一种特定类型的人很少,多数人是介于各类型之间的中间类型,即混合型,如胆汁-多血质,多血-粘液质等。
(2)
什么是性格?
是一个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以及与这种态度相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
性格逐渐形成后相对比较稳定,但并非一成不变,仍具有可塑性,它不同于气质,更多体现了人的社会属性。
同样是属多血质(活泼型)的孩子,如果他生长在一个富有的家庭,没有很好的教养,他很可能就会形成“轻浮”、“散漫”的性格。
如果他的家庭环境困难,迫使他从小就得帮助家庭做事,应付各种各样的人物,他很可能形成“机智”、“灵敏”的性格。
但这是相对而言,如果家庭环境并不优越,父母却“娇生惯养”,孩子照样会轻浮、散漫,甚至会“啃老”。
至于人们经常提到性格内外向之分,是延续了心理学家荣格的观点。
其实大部分人则是两种类型兼有,或者是比较倾向于二者中的某一个类型,这里不做参考。
[延伸阅读2]荣格“性格内外向学说”
从每个人对待生活的态度,即对环境的不同适应方式来看,人的性格基本可以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两种。
这一主张,是瑞士的著名心理学家荣格提出来的。
(前排中间,弗洛伊德;前排右一,荣格)
他认为人有一种生命意志的“欲望”,它是人们一切行为的原动力,其活动的方向有内向、外向之分,由此人们的性格并无优劣,也依此划分。(略)
4律师观点
我们回到欣欣事件,从气质和性格来说,她明显属于粘液质或者抑郁质,就是荣格观点中的偏内向性格。
有天和律师朋友咏聊起来这件事,他给我分享了从司法角度的解读。
咏:“这件事我知道,上海市教委正在调查此事,老师无疑是有一定的法律责任的,包括学校。”
“可老师的无端指责和怀疑,就是给欣欣包括其他学生带来的心理阴影和人格损害又怎么认定呢?”
咏:“从取证的角度来说并不难,高三学生从年龄上已具备完全行为能力。”
“欣欣的微博日记可以作为程堂证供么?”
咏:“不行,从法律的角度来说,只能收集证人证言。”
“如果证实这名教师确有此类行为,会有什么后果呢?”
处理包括警告和记过处分、降低岗位等级或撤职处分、开除处分、给予批评教育、诫勉谈话、通报批评,
以及取消在评奖评优、职务晋升、职称评定、岗位聘用、工资晋级等其他处理。”
咏:“不会,教师是违法,不是犯罪,而且没有触犯刑法。不过家长可以向学校或者老师提起民事赔偿诉讼。”
5结语
学生的成长离不开父母和老师的关爱,本文虽没有在家庭关爱这方面展开,但它最为重要。
第二天上午,她被人发现在老家房子里开天然气自杀身亡,据说是因为模拟考成绩不理想。
所以,每一位爸爸妈妈,请认真看看你的孩子,看他的内心健康吗,快乐吗,是不是有巨大的痛苦和挣扎?
客观地说,社会高速发展,现在不少孩子,反而比过去更敏感,更细腻,也更脆弱,但这不是他们的错。
他们懂自尊,远比大人更需要尊重、理解、信任和鼓励,而那些放弃生命的孩子,绝大多数,都是因为没有得到这些。
一场误会、一次挫折,大人可能不以为然,但对孩子来说,真的可能烙印一生。
因为人只要活在这个世界,就必然会遇到挫折、误解、欺骗、指责、打压甚至背叛……
甚至共渡难关,慢慢地他们才学会自立。
[延伸阅读3]
辱骂、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都违反了上述要求。
《教师法》明确指出,教师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
《宪法》第38条明确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特别说明:本文纯属个人观点,图片源于网络,仅供参考,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