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惯城市昼夜不停的交通噪音,见惯办公电子化时代大部分人谈不上具有美感的字迹,在《朗诵与表达》学员群里点开老师朗诵的《致橡树》,刹那间感觉整个世界安静下来。聆听了好几遍,又点开朋友贴的图,徐元礼先生的楷书,更觉世界纯净而清凉。突然很羡慕古代文人,且不管是否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只说经常受着美的熏陶,想想那感受就觉十分美妙。
今天在太太学堂的《朗诵与表达》首期班上,老师的讲座主题是优雅的台风,老师最后总结,在台上的气质风度是一个人多方面素养的综合呈现,是外在修养和内在修养的总和。相比之下,外在的姿态经过训练容易达成,而内在修养才是根。一个人若内在修养好,呈现出的外在自然不会差。
老师的话令我想起赫本著名的语句 “若要有优美的嘴唇,要讲亲切的话,若要有可爱的眼睛,要看到别人的长处,若要有苗条的身材,把你的食物分给饥饿的人,若要有美丽的头发,让孩子一天抚摸一次,若要有优雅的姿态,走路请记住行人不止你一个。”
就呈现出的风度气质而言,老师比较推崇南开大学的四十字镜箴:面必净,发必理,纽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暴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
在课堂上我们习千字文,读裴多菲,讨论舒婷和裴多菲的爱情观,最后又进行了美文分享。细细回味,如饮甘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