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论语》我只记得: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如今越读书越觉得太有必要读一读中华文化的经典书了。
1、初识樊登老师讲《论语》
樊登老师说他的生活因《论语》而发生改变,“君子谋道不谋食”也正是当时我的状态,所以他的《论语》课程一上线我就购买了!可是至今却一节课都没听,惭愧!
2、燃起欲望
在读书训练营里有特别多书友都会在打卡文里引经据典使用《论语》当中的词句,无名、秀秀、David郉……让我心生佩服,感叹他们为什么可以做到信手拈来,于是下定决心认真听《论语》。
3、依然没有付出行动
害怕自己听了可能根本记不住,只知道翻译过来的意思,而到时候真正引经据典的时候依然拿不出那些“之乎者也”般的文字,畏难情绪,甚至还给自己找了一个很好的理由:因为上学的时候没学懂文言文,所以就断定我现在肯定学不会《论语》,给自己设限了!
4、鼓起勇气再次打开《论语》
终究绝知此事要躬行,不懂就不懂吧,那就一点一点的积累和学习,多听,多举一反三,下定决心去背,从简入繁!
5、收获一片新天地
听到乡党篇第二十五章:见齐衰者,虽狎,必变。见冕者与瞽者,虽亵,必以貌。凶服者式之。式负版者。有盛馔,必变色而作。迅雷风烈必。意思是孔子看见穿齐衰孝服的人,就是极亲密的,也一定改变态度;看见戴着礼帽和瞎了眼睛的人,即使常相见,也一定有礼貌……恍然大悟这是一种对生活的感知能力啊,反观自己对生活麻木,妈妈为我准备了丰盛的菜肴时,我那面无表情、麻木不仁的态度,可想当时多么伤他们的心
今日习《论语》感悟:学会感知,保持一颗好奇、柔软的心!这一切都在自己付出行动后变得如此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