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吃鱼去“拔草”探店了,某东的无人超市。怎么说呢,去时满怀期待,然后失望而归。
首先,我不知道是不是偶发现象,我跟苗苗去的时候,正好碰上系统故障,很多人兴致勃勃得来探店,然后门口有个工作人员(是的,无人超市有工作人员)告诉你现在系统故障稍等再进,这一稍等就是将近10分钟,然后终于可以进了,扫一下手机,然后人脸识别,门口的栅栏(不知道具体的称呼,暂时就称为“栅栏”好了)就开了,这一步还挺顺利。然后就去之后就更失望了,首先,第一感觉是太小了,粗略估计也就20个平方左右吧,然后这么小的空间竟然有三个工作人员,无人超市竟然有三个工作人员,门口跟出口讲解的人员还情由可原,那么店内的那一个呢,防盗吗?那“无人超市”的自信呢?然后是物品太少,竟然没有什么饮料,然后基本就是坚果薯片之类的还有化妆品跟婴儿奶粉,婴儿奶粉是几个意思?所以主要受众是宝妈宝爸?下图为店内真实图片。
总之,就是吃鱼怀着拔草体验的心态来,然后转了两圈,竟然愣是没有找到可以买的东西,最后从出口扫了脸出门了,没有体验到付款的环节,不知是否存在缺陷与败笔。
总结一下,无人超市是勇敢的一步。大众还是满怀期待的,吃鱼待的20分钟左右(包括门口等待的10分钟),来探店的人还是挺多的。但是最后买东西的顾客很少,反正吃鱼没有注意到。吃鱼有几点建议与感触,第一,以现在的科技水平,人脸识别技术应该比较成熟了,实现应该不难,不得其门而入的尴尬故障是否应该优化下呢;第二,既然称为无人超市,卖点也是无人啊,工作人员是否应该去掉呢?即使前期的讲解与维护,其实也就门口一个出现故障时的人员是必须吧。当然也可以待在别处,当出现故障时再出来告知或维护。更何况,出现故障时,该工作人员也只是在入口告知顾客一声,也没有什么维护手段与应急措施。然后,既然进入超市需要通过APP扫码,那么是否可以通过APP推送消息来讲解各种操作详情与注意事项呢。也可以通过小视频来进行案例讲解嘛。第三,即使是便利店那也可以把卖品类别放多点儿嘛。然后婴儿奶粉坚果礼盒之类的大件还是通过线上销售好了,多上些小儿精的爆款不行嘛,现今是大数据时代啊,既然有线上平台的数据,完全可以出一个报表啊,把容易接受新事物的年轻人(即会光顾无人超市的顾客)在线上购买力前几的50以内的小物品TOP10放到店里卖嘛。然后还可以突出特色,把榜单放在无人超市里。总之,无人超市普及之路盈利之路,任重道远啊。技术之外的服务与优化也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