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比方”让复杂问题回归简单
——精听《刘润·商业洞察力30讲》&精读《系统之美》DAY-31
《刘润·商业洞察力30讲》29|三个剑法:储备模型、不断追问、多打比方
润总这一讲,教了三个需要终身练习的“剑法”——储备模型、不断追问、多打比方。
一、储备模型
这点不多赘述,如若较少积累相关“模型”,那就将刘润老师课程中的若干个成熟的思考模型,直接“下载到本地”,“摸着石头”边学边用,同步培养自己建立模型的能力。
二、不断追问
“菩萨畏因,众生畏果”(有智慧的人害怕原因,而大部分的人,即众生,则害怕结果)。
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要多问一句为什么。
只有不断深挖问题背后的“因果链”,才能真正找到问题的根本解。
逆着长长的因果链,不断向上追溯,会不断提升自己的洞察力,直到一针见血。
三、多打比方
打好一个比方,通常有三个步骤:
1、找到要描述的这个陌生事物的本质;
2、然后在模型库里,匹配有相同本质的,大家熟悉的事物;
3、然后用这个熟悉的事物,解释那个陌生的事物。
所以,这个能力特别“高级”,只有同时透彻理解两件事的本质,才能将比方打得让人拍案叫绝。
这其实就是知识迁移的能力,最高的洞察力其实正是流动的、迁移的。
有一次,润总带领一班人参访小米。
润总问,为什么在小米的生态链中,有很多既不“高科技”,也不“智能”的产品,有的干脆就是日用品,比如毛巾、床垫等等。
小米的联合创始人刘德说,这类生意对小米来说,是“烤红薯生意”。
小米发展到今天,已经有3亿用户了,其中2.5亿是活跃用户。
他们除了需要小米手机、充电宝、手环等等科技产品之外,也需要毛巾、床垫等高品质日用品。
所以,与其让这些流量白白耗散掉,不如利用这些流量来转化成营业额。
就像一个火热的炉子,它的热气散就散了,不如借助余热顺便来烤一些红薯。
“烤红薯”这个比方,打得真棒!
这让我也想到一个关于新能源汽车的案例。
在一个新能源汽车的论坛上,某公司的老总讲到电动汽车的好处是污染少。
下面有记者就提出质疑,“电动汽车使用的电也是烧煤发出来的,也有污染和二氧化碳排放,这不过是把污染从一个地方换到另一个地方罢了”。
结果那位老总就解释不清楚了,他拼命的给记者算账,想要增加说服力。
但记者们还是并不信服他的说辞。
此时,在场有个学经济的专家站起来打了个比方。
他说,在污染和二氧化碳排放问题上,使用内燃机的汽车好比随地大小便,使用电厂发出电的电动车,好比大家去上厕所;虽然厕所的粪便也要处理,但是总比随地大小便容易清理干净。
这么贴切这么到位的比方,我给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