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优秀到不容被忽视
页数:27~66
时长:2小时
感悟:
读到这里,感觉到作者已经把“怎样才能做到最好”,或者说“怎样才能做到成功”这个问题,上升到价值观的层面了。说到底就是两种价值观:激情思维价值观,工匠思维价值观。作者推崇后者。
001 激情思维—— 我想要些什么?
激情思维。从我的理解来看,表述的是:“因为我对某个目标有非常强烈的预感和向往,所以产生了激情和热爱。我强烈地希望能把它实现,把它做到最好。我希望我产生了动力之后,能够一直努力地坚持做下去,克服各种困难,最终,达到了这个目标。这里面的重点是:我一定要有勇气突破我自己,有勇气克服已有和未知的所有困难,直到达到我预想的目标,不达目的不罢休。
应该没毛病,好像我经常这么思考。
但是《优秀到不容被忽视》这本书里分析,这种激情思维的逻辑,可能是建立在“我要达到我的目标”这个前提下。因为“我要达到的目标”对我有很大的诱惑,能引发我很大动力。最终,这个目标实现了,它肯定能给我带来非同一般,绝对比现在强很多倍的好处。所以我后面所做的所有努力,都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书里说,其实,我,是在向世界索取。我的目的,是为了能给我带来的好处。
002 工匠思维——我要做些什么!
作者推崇“工匠思维”,这个思维的逻辑是:我,专心致志地做好我手上的工作,把它做到极致,做到独一无二。只要我的工作满足三个条件:(1)创造力——它对社会的贡献独一无二;(2)影响力——它能改变社会,能让社会变得更好;(3)自主力——做这件事,完全是我愿意的,而且是我能够支配的。
只要满足上面三个条件,那么我就应该全神贯注地投入去做这件事,并且要努力地完成它,完美完善它,一直到把它做到最好。当无数个“做到最好”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我的人生自然也就是“做到了最好”,我自然也就是“成功者”了。
这个思维和稻盛和夫在《干法》里提到的,几乎同出一辙。
简单地说,不要一开始就梦想成为中国的乔布斯——这是激情思维,还不如先做出一件具体的、有用的工作——比如100天读完、读好33本书——这是工匠思维。
工匠思维,强调的是干,强调的是要做出具体的贡献和价值来。看得见、摸得着,切切实实对社会、对他人乃至于对自己有用的东西来。
003 最基本的经济学定律——供给与需求
供给与需求的理论,说的是,如果你想获得某些稀缺有宝贵的资源(比如金钱、比如权势,比如声望),你就要用同样稀缺和宝贵的东西(你的时间、你的精力,你的能力)去交换。
在这个基本的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了一个新概念——“职场资本”理论,指个人所拥有的,所具备相对稀缺的能力,这种能力能够交换到你所对应的资源(薪水、地位等等)。
作者建议:努力地用工匠思维,提升自己的“职场资本”,才是是最终成就自我的关键。
社会比你想象的现实的多:你想成为一个高价值的人,你必须用高价值的东西去换!
把经济学理论的基本原理,转换为自己的思维模式,这正是查理·芒格老爷子《穷查理宝典》里的核心思想。
书,读着读着,思想开始关联,思维开始相互交织了,有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