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一个讲了十多年道德经公益课程益的朋友举办了一场小型沙龙。说来很巧的是,我另外一位朋友最近也在积极勇猛地学习道德经。那就介绍一下他去听听学习一下。海报上写的是生命数字和道德经,朋友有点犹豫说:我只对道德经感兴趣,生命数字没有啥感觉。最后在我推荐他还是去参加沙龙。
事后他微信留言:不出所料,主讲人大部分的时间都在说生命数字,挺让他失望的。说实话也让我失望和愧疚,我失望和愧疚的是什么呢?我很乐意做一些分享,转介绍的事,当别人来感谢我时,我是很满足的,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让别人能看我的存在,在他人心中有分量的。内心有种被他人需要的期待,反之所谓的价值感没有体现出来。我把价值感,快乐寄托在他人的认可上了。那总有一天会失望的,就算你做得再好,不会每次都让别人满意,有收获。就比如这次沙龙的主讲人,被很多知名平台上邀请他去讲学开课程,但也不保证每个人在他的课堂上有收获。
同样的事物,同样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收回期待,回到内在,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