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在这个尘嚣甚上的环境中,既不再神秘,也不再被神化,更不可能神圣,甚至面临被消费的尴尬。但作为父母,当被一个新生命问及它的来历,问及相关生活中的种种时,我深深以为,为这个话题自己的准备似乎刚刚开始。
是否需要与孩子谈论这个话题。个体的兴趣决定了他们不会有同样的反应与反馈,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根据自己孩子的不同,为孩子在合适的时间,适宜的场景下,以舒适的方式,或完成对生命本源的洗礼与盛赞,或将生命起源的由来娓娓道来,进而将对生活的热爱与珍惜以接力方式进行传承与分享,本身就是一种爱与关怀的表现。
如何与孩子讨论这个话题。话题的打开是需要设计的,这就如同一部小说,一出戏剧,他的成功除了读者自身的情感投射,更需要作家的精心布局。幽默风趣的,科普常识的,感人至深的,缜密逻辑的,方式上的多样性,才能使过程变得立体,充满探索性。由于我们与孩子是在讨论,而不是训诫,因而在充分的知识储备后,能秉持着自然开放的心态,着力于疏导而非隔断的沟通效果,都会对孩子产生或近或远的有益辅助。
与孩子究竟说些什么,用什么方式说,说到什么程度。性,这个话题太广泛了,从人类的起源到形形色色的人生百态都与性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有关性的态度更是千奇百怪,有对其顶礼膜拜,视为图腾;有对其讳莫如深,视为洪水猛兽,谈之色变;有对其漠然置之,超然物外的。那么当我们与孩子谈论时,究竟要说些什么呢。有关青少年的性教育,依据辞海上的解读,“包括男女生殖器官的解剖学知识;发育期的身体变化状况;生育的过程;性的道德教育;计划生育、优生知识等”。对于成长中的孩子,他们的问题据不完全统计,多集中于他们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男孩子与女孩子不一样,为什么我和妈妈(爸爸)不同,那么笔者认为对症下药即可,即坦然以对,就事论事即可。因为以上这些问题对于孩子而言,同他们好奇1+1等于几并没有多大的不同。在儿童的意识中,有关性教育的生殖系统与人体其它八大系统并无差别,只是人体的一部分。为什么只会将性教育单独列出来,重点阐述,原因更多的是在于周围群体对于孩子这个后入者规则意识的强化所致。换句话说,成人或家长觉得性教育有必要与其它身体系统区别对待,是来源于他们对周围的社会环境与成长需要的感知与判定,从而有意识地将自身的观点与想法投射到孩子身上,以防孩子将来步入社会,因为缺少对于约定俗成的规则认知而吃亏,走弯路。由于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尽相同,因而在处理时,要守一定之规,更要便宜行事。父母无须遮掩,更无须谈性色变,只要以平常心,准确地回答以上问题即可,如能生动有趣,则更好。
对于性教育的导入与意识养成,如果从广度,深度与高度不同的维度来辨识。笔者觉得三者之间是需要分清主次轻重的。对于孩子而言,广度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同时也是回报率可见性最强的。性器官,发育特征,怀孕生子以及相对应阶段的心理建设,会让孩子避免因无知而带来的恐慌和外界对自身潜存的恶意伤害,从而保证孩子的身心健康。而深度则是基由科普常识的深入与渗透,有可能引发的孩子对于相应的生理系统,人体结构等的兴趣与探索,从而激发孩子将来投身或致力于该方面的研究以此为方向成为病理,医疗或其它养生保健等相关行业的从业人员或关注人群。相比较而言,高度可说是三者之中的集大成者,因为它需要以广度和深度为契机,并需要其它学科的常识与生活阅历的濡养。有人曾说,性的美好是身心灵三者的完美统一,是可遇而不可求的,那么能让孩子从认知层面上感受到爱与美的性教育则更为上上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