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篮三角粽,一锅煮鸡蛋和大蒜头,对了,还有一根红毛绳扎的裹蛋袋,就是我小时候端阳节的全部;至于大门两侧插菖蒲及艾草、屋前屋后撒雄黄酒,那是大人们的事儿,与我无关。
端阳节前数日,村里家家户户都开始准备包粽子的粽叶了,大姨小姑们聚在一起,也多是谈论今年啥时候包粽子、粽叶儿去哪摘、哪的粽叶儿宽大、准备包多少粽子等话题。我喜欢跟在妈妈屁股后头,于是她们的谈话,全都被我听见,虽然我站在一旁不言语,但是心里却急切并且欣喜地盼望起来:过端阳了,要有粽子、鸡蛋,还有煮得软泥样好吃的大蒜头吃了!
最喜欢看妈妈包粽子。包粽子前,第一件令人兴奋的事儿就是摘粽叶。我家老屋侧边的竹林下,据说早几年爸爸栽下几株箬叶树,如今已繁衍成一片,每到春夏之交,那片片新生叶儿便徐徐舒展开来,专等着人们端阳节时来采摘。
摘粽叶的时候,我似乎就已经闻到锅里热气腾腾的粽香味儿了。我帮着一边摘,一边吞着口水问妈妈:“什么时候包,明天吗?”
“你猴急个啥?过几日。”妈妈说着递过来一捧粽叶,吩咐我,“够了,拿回去放脸盆里洗一下。”
等到看见家里脸盆泡上了满满一盆糯米,我就知道,妈妈今天要包粽子了。粽叶前两天已摘好洗净,粽绳就去外婆家大门前几颗棕榈树上撇来两扇叶片,将一条一条的棕榈叶中间坚硬的叶杆撕去,留下长长的一条条叶片;若嫌太宽,则再将叶片一撕为二,这包粽子用的绳子就有了。
妈妈将浸透的糯米沥干水,然后倒入少许食用碱,叉开双手就在脸盆里搅拌。不一会儿,原先那浸透的白白胖胖的糯米,便变了颜色,略带点米黄,闻着有股碱香味儿。我赶忙去将平时妈妈装衣服的竹篮子提来,这会儿,妈妈已经拿来一根竹筷跟一只调羹,搬着小凳子坐在那开始包粽子了:拾起一张粽叶,双手一卷,将粽叶卷成三角筒状;左手握筒,右手用调羹往三角筒里装米,满了后再用竹筷插实压紧;末了再用右手抓点米补满被筷子扎下去的空间,再用右手食指中指在筒面上按压,然后将三角筒侧留出来的粽叶折弯、盖上;最后伸手抽一根棕绳,左手食指固定一端,稍留十来公分用于打结,右手绕环三角筒顶端扎牢;对了,还得把刚才左手预留的那一截棕绳,塞进牙齿咬紧,右手用力拉扯棕绳,这会便包扎得紧实了——不紧实的粽子是不好吃的,与糯米饭无异——打结,丢进竹篮子,一只三角粽便包好了。
我蹲在一旁总想学着妈妈包粽子,刚伸手抽出一张粽叶,妈妈松开咬在嘴里的棕绳,腾出右手拍我伸出去的手,“手也不洗,你会包个屁,别霍霍我的米。”我只好挠挠头,退后一步。再看了一会,无趣了,溜出门去,找表哥们玩去先——我知道,妈妈全部包完还得一阵子,等到放锅里煮熟,那还得好几个钟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先出去耍会儿。
通常上午妈妈在家包粽子,下午粽子就能出锅了。我一忽儿一趟一忽儿一趟地从外面跑回家,就守着锅里的粽子啥时候熟。待到煮熟了,妈妈便拿出一只碗,里面倒入半碗白砂糖,然后从锅里捞出两只粽子递给我,“好恰憋(贪吃鬼),拿去尝尝熟了没。”我赶急赶忙地拆了棕绳,拆开粘着熟粽粒的粽叶,一股碱香夹杂着粽叶的清香,便盈满了整个屋子。咕嘟一声,手中的粽子还没进口,嘴里一大口唾液已经下肚。往碗里裹上一层白砂糖,一口半个,虽然有点烫嘴,可是嘴里甜甜的,香香的,“好吃,好吃。熟了,熟了。”
妈妈把满锅的粽子全部捞出,用竹篮子一股脑儿盛着,挂在屋檐下的吊钩上,沥干水,啥时候想吃,热一热便好。
粽子煮熟的日子,总在端阳节前一两天,除了粽子,妈妈照例是要再煮一锅鸡蛋加大蒜头的。鸡蛋是自家的,大蒜头也是地里刚收获晒干不久的。大人会在这天给小娃儿们用红毛绳扎蛋袋。我妈手笨,不会扎,年年端阳蛋袋,都是上屋外婆家尚未出嫁的小姨给我扎的。
最喜小姨来我家闲坐。端阳节前后,天气渐次炎热起来,记得小姨总是穿着她那件的确良白上衣,下身穿着黑长裤,从我家屋侧那片竹林下来。对,竹林下面就有前几天刚摘过的那丛我爸种的箬叶树。小姨和妈妈总喜欢打趣说笑,显得极为开心。
“端阳快到了,你该给几个孩子扎蛋袋了。”我妈说笑着拿出一卷红毛线,递给小姨说。
小姨接过毛线,朝我招了招手,我便屁颠屁颠地跑过去,手掌相对张开五指给小姨做扎蛋袋的手架子。小姨坐在我家那张竹椅上,身子往前倾,开始扯出毛线头,在我双手之间左弯弯右绕绕,不多时,一只可伸缩袋口的毛线蛋袋便做好了。
妈妈端来一盘三角粽,还有煮好的鸡蛋和大蒜头。她和小姨兀自在那边吃粽子边说笑,我则把蛋袋子往脖子上一挂,从盘子里拣三两颗鸡蛋塞进去,然后一溜烟地跑出了门——我要找小伙伴们炫耀去啦,小姨给我扎的,我的红毛绳蛋袋子最漂亮,你们有吗?
至今我不明白,端阳为什么要给小娃扎蛋袋子,难道跟在大门前插菖蒲艾草似的有什么避灾驱邪之说法?问过老妈,她也不知。好吧,也许那只是一种大人拿来哄小孩开心的小把戏。就算是小把戏,我却着实怀念小时候小姨给我扎的红毛绳蛋袋子。
后来过端阳,吃过的粽子种类多了起来,不独是我小时候单一的那种三角碱水粽了,还有四角红豆粽、咸肉粽、蛋黄粽、红枣粽。不论什么粽,我却独爱家乡那只小小的啥馅儿也没有的三角碱水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