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边的曼彻斯特》是一部讲述悲伤的影片,这悲伤有两个关键词,一是人生,二是男人。
先来说人生。
影片看到一半时,我以为这是部传统的治愈系电影——叔叔去照顾失去父亲的侄子,然后自己也从过去的阴霾中走出。
还好,本片没这么温暖,也没这么俗气。这部影片一点也不治愈,看完还有种冷冽的感觉,正如片中那座冬天的小城。
影片的结尾,叔叔和侄子分开了,侄子继续呆在家乡曼彻斯特读书,叔叔则去了波士顿打工。叔叔没有从过去的悔恨和悲伤中走出来,侄子遭遇的丧父之痛也依然埋在心底。他们没有倾诉过悲伤,没有痛哭流涕,也没有互相安慰。
他们只是让悲伤横在那里,成为心的一部分。
本片对待悲伤的态度和大部分影片都不一样:在别的影片中,悲伤往往作为一个需要克服的东西而存在,主人公要么最后战胜了悲伤(喜剧),要么被悲伤所吞噬(悲剧)。但在这部影片里,悲伤不好也不坏,它就是个一直存在的东西,你得带着它一直活下去。
这部影片想表达的意思是:悲伤就是人生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我不管你是否认同这个看法,但你得承认,这个主题是有几分哲理和禅意的。
以上就是悲伤中关于人生的这一面,这是《海边的曼彻斯特》哲理化的一面;下面再来谈悲伤中关于男人的这一面,这是该影片世俗化的一面。
很多女性有这样一种看法:大多数男人都神经大条,缺乏细腻的感情。
但这是错的,大多数男人只是不喜欢把这种细腻的感情表现出来。
就拿悲伤来说吧,大部分男人不喜欢表现出悲伤,因为悲伤显得很软弱,很无力,这会让崇尚力量的男人感到不舒服。所以,他们的悲伤会以一种变化了的形式表现出来,比如愤怒,比如调侃,比如放纵。
当然我不是说所有男人都这样,但这是一类典型的男人。而在表现这类男人是如何承受悲伤这一点上,《海边的曼彻斯特》刻画得非常好。我还想不出有哪部影片能刻画得更加传神。
这部影片的着墨点都在两个男人身上——主人公李和他的侄子帕特里克。
先来说李。
这部影片我看了两遍,第一遍我主要看情节去了,第二遍我才把关注焦点放到人物表演上面。然后我就觉得,"天,演得这么好!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实至名归啊。"
影片中有很多细节,细微的人物表演,是值得品第二遍的。
李在电话中得知哥哥病危时,面无表情,但声音中隐隐地带了点哭腔;在赶回去的途中咒骂前面挡路的车子;停尸房里,李想拥抱哥哥,但又有点犹豫,似乎觉得这样感情太外露了,但最后还是俯身拥抱了一下死去的哥哥(这里表现出的肢体语言真的太精彩了);李在警察局里,警察要放他走时他错愕的表情,这时如果警察重罚他,他可能会更加心安;李遇到前妻,前妻想和他谈往事,李不想让悲伤表现出来就着急地走开;李在酒吧喝闷酒,然后因为一点小事就和别人打架……
李对于悲伤的态度是,闷在心里面,不向别人倾诉,悲伤偶尔以愤怒的形式爆发。
那么,影片中的另一个人物帕特里克又是如何对待悲伤的呢?面对丧父之痛,他的态度是疏离,装着没事一样,用别的事情来分散注意力。
他不情不愿地来到停尸房,扫了眼父亲的尸体,然后掉头就走;父亲死去的当晚,他就和一个女孩子上床;他照样参加乐队训练,同时想着怎么搞定另一个女孩。
但是,不管他再怎么装着没事,悲伤偶尔仍会猝不及防地袭来。所以他作为乐队鼓手,老是敲错节奏;看到冰箱里的冻鸡,他会突然感到一阵恐慌——因为冻鸡让他联想到了冷冻在太平间的父亲。
这就是一老一少两个男人对待悲伤的方式。你不能说他们没有细腻的感情,他们只是不想让这感情表现出来。
与之相映成趣的是,影片也反映了女性是如何对待悲伤的,虽然着墨不多。
两个片段:
一群朋友来到帕特里克家里,安慰刚失去父亲的帕特里克,然后两个男生把话题聊到了科幻剧《星际迷航》,一个女孩说:"天啊,没想到我们在聊这个。"结果帕特里克沉默了一阵,说:"没事,我喜欢《星际迷航》。"
李遇到前妻,前妻哭着向他倾诉自己的悲伤,并且想和李作进一步的交流。李慌张地走开了。
片中女性对待悲伤的方式是,倾诉,交流,然后慢慢化解悲伤。这和影片中的两个男人对待悲伤的方式是多么不同。
最后,说下影片中闪回的运用。一般来说,电影不擅长表现人物的内心(最能够刻画人物内心的体裁是小说),本片中,是通过闪回来表现主人公李的内心世界。每一次闪回代表的是李的一次回忆,这样既交代了剧情也反映了人物内心。我觉得运用得还是挺不错的。
《海边的曼彻斯特》这部影片,一些人可能觉得挺闷的,但如果你能把握到平静表面下的潜流,体会到那不动声色的怆然,你就会觉得这部电影非常精彩。
是的,就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