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女儿能在一个小时之内完成“作业+其他”,效率高且质量好。若在平时,不临近期末考试,作业量少时,最多也就半个小时左右。
我没有陪伴写作业,更没有监督。我是如何做到的?我想结合自身经验分享一下,希望对家长们,尤其是我们心力交瘁的妈妈们有所帮助。
首先可以明确的是,我的女儿绝不会,一放学就写作业。
女儿刚读一年级,有了第一次作业时,我兴奋且认真地对女儿说:恭喜你,成为“有作业可做”的小学生啦!但是,有喜就有悲噢。
女儿感觉被赋予神圣使命般,激动地问,为什么悲?我说,妈妈小时候写作业,总是被教训。女儿问为什么?
我说,我不自律需要被监督,激怒了你姥爷,他就动手。我还说,妈妈要忙我自己的事情,不想去插手你的作业,做不做,都随你。女儿说:我自己就能写!
孩子有了良好的开端,妈妈们渐渐地就不知足了。同样,我也是。女儿写作业高效集中。可是,我还希望女儿一放学就能快速搞定所有作业。
快速完成一身轻松,我还能下楼遛弯儿,顺便再去小区门口的超市买点吃的喝的,兴许还有特价促销水果。
机会好的话,还能有特价芒果,我喜欢吃芒果。每每如此,我会买上三四份,每份有六七个,包成一盘,当天晚上我们娘仨就能消灭两份。
一想到这些,我就激动,仿佛又看到了几盒芒果堆在眼前,边回答着问题边激动不已。呵呵……我就是这么容易满足,感觉生活就是如此甘甜
女儿读一年级上学期时,我们大都如此。放学一回到家,我嘱咐女儿先去写作业,我去做饭。为了节省时间,我就炒一个菜,洗一盘水果,米饭是现成的——出门接女儿之前,早已备好。
等我摆好碗筷,女儿也就完成了。我们迅速检查纠错,前后不过几分钟,速度极快。晚饭后,我们一起下楼遛弯儿。但是,我总感觉哪里不对头。
一年级就不用复习不用预习吗?不可能!虽说知识简单,但也要提早养成习惯才好。女儿做到了吗?显然没有。等我们休息完上楼洗澡洗刷之后,女儿就不想再去碰学校的课程了。
女儿说,白天在校,老师翻来覆去讲那点知识,已经没有任何吸引力了,晚上回来还要再复习,简直是“受罪”!女儿如此形容自己的感受,我不得不重视。
随便她钻到课外书里去吧。痴迷阅读是她的嗜好。我有个特点,就是会随时向女儿表达我的感受:妈妈感谢你,及时向我说出心里话,要不妈妈就犯了一个愚蠢的错误——扼杀了你学习的兴趣。
女儿会高兴地说:有你做我的妈妈,真幸福啊。她说,班里好多同学天天愁眉苦脸唉声叹气,因为回家还要做不少的额外习题,错多了,还要挨罚,训斥是轻的。
我深深吐了一口气,我真幸运!幸亏跟女儿及时沟通,才避免遭受那些孩子的苦楚:在教室里憋闷一天,偶尔还会被老师教训一顿,回家还要被如此对待。长此下去,很少有人不会疯掉。
我理顺了思路:学习靠自愿,强制的效果可想而知。我只需提醒女儿9点钟准时入睡就好了。渐渐地,连这任务也交给闹钟了。
正因为,我先把自己理顺清楚,脑中就不会无端生出不必要的念头自找麻烦。我自己想开了,苦恼没有了,女儿自然轻松了——写作业不但不怵,反而觉得是件表现自我能力的美差。
为什么叫美差?女儿说,自己能在意想不到的,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任务,确实很有成就感。所以,一次比一次快,一次比一次有劲儿。浑身使不完的劲儿!
一年级上学期,从头至尾,女儿学习积极性高涨,做什么都是热情似火:学习上不用我担心。自己能记下老师布置的任务,不会写的字就用拼音代替。自己每晚都要整理一遍书包。
女儿的琐碎事情我极少参与,我也没那么多精力,参与多了势必会情绪糟糕。我只对一点感兴趣:日常中女儿的小细节,比如,情绪起伏。
抓住这一点,就能发现诸多问题。
一年级下学期,一天中午放学,数学老师叫住我,递给我一份作业。好奇怪,女儿的作业还需要被留下吗?我一看,还真是女儿的作业。
上面有三个大❌。顿时,我心里紧了一下。怎么回事?女儿一向认真,学习于她不是太难的事情。再说,以前完成作业检查时,基本没有问题。
我迅速扫了一眼,确定昨晚没见过这份作业。我问老师,这是课堂上布置的作业吗?老师说是昨晚的作业。昨晚的作业?我怎么没见过,我不得不重视。
我仔细一看,错因:一个漏题了,一个抄错数字了,还有一个算错得数了。还好,不是不会,只是粗心,问题不大,我放轻松了。
我看到站在一旁的女儿有点紧张,我知道此时,她心里肯定不舒服,何况还有其他过往的人群。我半蹲下,微笑着,温和地说,没事的,啊。
两个带队老师都在,看着我,心里肯定特奇怪:不认真,就该惩罚,怎么还安慰上了呢!我起身跟老师客气地说:“老师,都怪我,是我的问题,我下次注意。”
数学老师更奇怪了:“你注意没用,是让她注意!”我笑着温和地看着女儿,并用眼神示意女儿,有妈妈在,不用紧张,不算事儿。这时,雷人的一幕出现了。
一个同班的女家长看到我们,凑过来,看了看我手里还没合上的作业,顿时就跟应战的公鸡似的,全身的羽毛几乎都立起来了:
“就是这样的题,俺的孩子总是错!说多少遍也是错!练多少遍还是错!恨死人了!能把人气死……”
这位家长可能觉得是在向老师表明:自己并不是不管,而是孩子的问题!全程下来,我捕捉到了老师的明显不悦。
等这位家长愤慨地诉说完,我和女儿就跟老师微笑着再见了。我用电动车接送女儿。回家的路上,我跟女儿说笑着,特意说一些别的有趣的事儿。
但是,女儿兴致不高,不想说话,很难过,静一静也好。我也不说了。但是我一直在担心着什么。我担心女儿因为此事,影响心情,造成抵触情绪。
万一抵触老师,继而抵触这一学科,就是大事了!我看女儿一回到家,就附在桌子上改错,满面红彤彤。
我什么也没说,只是先给女儿拿了一袋冰凉的酸奶,又切了一盘水果,就去炒菜了,这次我特意放了好多肉。
午饭期间,只有我说笑着,女儿没有说话,我只是殷勤地递筷子拿勺子端稀饭夹青菜。我一直在思考着如何把女儿引导出来。
我揣测,目前女儿的心理状况是:老师让她丢了面子,她在意的是自尊心受损了,很难过。虽然看到自己的三个大红❌,但是没有真正认识到问题出在哪里。有可能,从此会抵触老师,甚至讨厌这一学科。
老师用的是硬生生的办法,我也有我自己的方式,总归都是为了女儿。我不仅要让女儿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心甘情愿地接受,还要让女儿继续,甚至更加喜欢尊重这位老师。
其实,我是为了让女儿在以后的求学及工作道路上,能更顺利一些,最起码不能自己给自己设置阻碍。
饭后,我开口了:“今天,妈妈终于明白,你们班那位女同学为何整日愁眉苦脸不爱说话了。你觉得她妈妈怎么样?你需要我继续改进哪些方面?”
女儿面色舒展了:“我觉得跟着你这样的妈妈更幸运。我的那位同学有时连作业也不写……”
我把话题拉回来:“今天,妈妈非常感谢数学老师,你数学老师担心我们落后,所以及时地提醒了我们。多厉害的老师啊”说到这里,我激情满满斗志昂扬。
我继续:“当然了,你把数学老师想象成妈妈那样,那就是天方夜谭。如果让妈妈去照顾那么多的孩子,我估计我会疯掉。因为,妈妈精力有限,有心无力。
“数学老师那么忙,还能想着你,特意及时地给你指出问题,那说明你在老师心中的地位不一般!老师喜欢你更重视你!
“数学老师,为了让我们以后有更大的进步,今天那么忙,还得招呼妈妈特意留下讨论讨论。我也想听听你的看法?说说看。”我兴奋得眼睛发亮。
女儿又恢复了往日的善谈,欢笑着说着心里的想法:“妈妈,你知道那份作业我是怎么做的吗?”
好了,我的女儿开始说心里话了。我高兴地洗耳恭听:“你想说,我就想听。”
女儿说:“昨天晚上,你趴在床上给妹妹读书,我也听得入迷了。你们读着读着,我突然想起有份数学作业还没做,趁你们读书时,我赶紧去客厅找出作业,很快就应付完了。”
我夸赞女儿能力了得,简直神速啊
女儿好惊奇:“妈妈,你怎么不批评我的大红❌?”
我高兴:“以我女儿的能力,不认真都能做到这种程度,那一认真起来,还有大红❌的余地嘛!多少也该出点错误,权当提醒,顺便锻炼锻炼心志,没什么不好。”我挤挤眼睛。
女儿简直不可相信的样子,满脸的愉快。
我:“对了,妈妈还想起一点,每个学校都有不同脾性的老师,有的温柔,有的严肃,有的可能让你接受不了。但是,都没有关系。我有个妙法,既不耽误求知,又能相处融洽。”
女儿认真地听着。
我很神秘的样子:“你只要把需要的知识学到手就行。其他的都不重要。”
女儿向我翘大拇指
我继续:“等有一天,你学有所成,你就会感激老师。可以试试噢。对了,下午见了老师,我们还要向以前一样,热情地打招呼,好不好?”
聊完后,女儿心情舒爽,斗志更高昂了,仿佛看到革命根据地一般,眼睛里煜煜生辉,不住地点头。看得出,女儿更加信任、喜欢数学老师了。
女儿提议:以后下午放了学,能不能先在楼下玩儿够了,再上来写作业。因为,在教室闷一天,感觉透不过气来,实在是累……
不等女儿说完,我就肯定地赞成:“你的作业你做主!玩到几点都随你。但是有一点,八点钟,我就不收作业了。”
“好的好的,妈妈,我真幸福,太幸福啦——”女儿抱着我的脖子高兴地撒欢儿。
自此,晚上八点钟,桌子上都准时放着女儿的作业。书写工整,书面整洁。方方正正的字——就像我们中国人——行的正,坐的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