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6的箭头函数使得表达更加简洁;
箭头函数的基本写法
let f = v => v
// 上面的箭头函数等同于下面的写法
let f = function(v){
return v;
}
如果箭头函数不需要参数或者需要多个参数,就使用()圆括号代表参数部分。
当没有参数的时候写法如下;
let f = () => 5
// 等同于下面写法
let f = function(){
return 5
}
当多个参数时写法如下
let f = (param1, param2) => param1 + param2;
// 等同于下面写法
let f = function(param1, param2){
return param1 + param2;
}
如果箭头函数的代码块部分多于一条语句,就要使用大括号将其括起来,并使用return语句返回。
let f = (param1, param2) => {
param1++;
return param1 + param2;
}
// 等同于下面写法
let f = function(param1, param2){
param1++;
return param1 + param2;
}
如果箭头函数直接返回一个对象,必须在对象外面加上括号;因为大括号会被解释为代码块;
let f = param1 => ({id : param1, name:'hh'});
箭头函数与变量解构结合使用
let f = {name1, name2} => name1 + name2
箭头函数的一个用处是简化回调函数
[1,2,3].map(item => item*item)
// 等同于以下写法
[1,2,3].map(function(item){
return item*item;
})
箭头函数体内的this对象是定义时所在的对象,而不是使用时所在的对象;
function foo(){
setTimeout(() => {
console.log(this.id)
},100)
}
id = 100;
foo(); // 此时使用时所在的对象是window,打印出100
foo.call({id:44}); // 此时使用时所在的对象是{id:44},打印出44
// 下面不使用箭头函数的情况
function foo(){
setTimeout(function(){
console.log(this.id)
},100)
}
id = 100;
foo(); // 此时使用时所在的对象是window,打印出100
foo.call({id:44}); // 此时使用时所在的对象也是window,打印出100
箭头函数可以让setTimeout里面的this绑定定义时所在的作用域,而不是指向运行时所在的作用域。
function Timer() {
this.t1 = 0;
this.t2 = 0;
setInterval(()=>this.t1++,1000);
setInterval(function(){
this.t2++
},1000)
}
let timer = new Timer()
setTimeout(()=>console.log('t1',timer.t1),3100);
setTimeout(()=>console.log('t2',timer.t2),3100);
// 运行结果为:t1:3 t2:0
上面代码中,Timer函数内部设置了两个定时器,分别使用了箭头函数和普通函数。前者的this绑定定义时所在的作用域(即Timer函数),后者的this指向运行时所在的作用域(即全局对象)。所以在3100ms后,timer.t1被更新了3次,而timer.t2一次都没更新。
箭头函数可以让this指向固定化,这种特性非常有利于封装回调函数。
let handler = {
id: '123',
init: function() {
document.addEventListener('click', event => this.doSomething(event.type), false);
},
doSomething: function(type) {
console.log('Handling'+type+'for'+this.id);
}
}
以上代码中的Init方法使用了箭头函数,这导致箭头函数里面的this总是指向handler对象。
this指向的固定化并不是因为箭头函数内部有绑定this的机制,实际原因是箭头函数根本没有自己的this,导致内部的this就是外层代码块的this,正是因为它没有this,所以不能用作构造函数。
除了this,以外,arguments,super,new.target在箭头函数中也是不存在的,分别指向外层函数对应的变量。也不能使用call(),apply(),bind()这些方法去改变this的指向。
长期以为,js语言的this对象一直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在对象方法中使用this必须非常小心。箭头函数指向外层this,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个困扰。
尾调用
尾调用(tail Call)是函数式编程的一个重要概念,就是指某个函数的最后一步是调用另一个函数
function f(x) {
return g(x);
}
// 上面是尾调用
function f(x) {
let y = g(x);
return y;
}
// 上面不是尾调用,是因为调用函数g之后还有赋值操作;
function f(x) {
return g(x) + 1;
}
// 上面不是尾调用,因为调用g函数后还有操作
尾调用不一定出现在函数尾部,只要是最后一步操作即可;
function f(x) {
if (x>0) {
return m(x);
}
return n(x);
// m和n都属于尾调用,因为他们都是函数f的最后一步操作;
尾调用优化
函数调用会在内存形成一个‘调用记录’,又称‘调用帧’(call frame),保存调用位置和内部变量等信息。如果在函数A的内部调用函数B,那么在A的调用帧上方还会形成一个B的调用帧。等到B运行结束,将结果返回到A,B的调用帧才会消失。如果函数B内部还调用函数C,那就还有一个C的调用帧,以此类推。所有的调用帧就形成一个‘调用栈’(call stack);
位调用由于是函数的最后一步操作,所以不需要保留外层函数的调用帧,因为调用位置、内部变量等信息都不会再用到了,直接用内层函数的调用帧取代外层函数的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