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节课是自控力的第7节课——不感兴趣如何专注,总课次的第10课。
首先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上一节课的内容。
艾森豪威尔法则告诉我们要把精力和时间花在那些重要的事情上,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那些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的事情,一定有一些是我们不感兴趣的,可能一点都不想做。当我们面对这些重要但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情的时候,很可能会产生厌烦或讨厌、不情愿等负面情绪,而行为上则可能是拖延、回避、敷衍。
同样,孩子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也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比如,不想刷牙、不想早睡、不想做某些学习任务——比如写字、阅读等等。如果孩子因为不想做于是就不做或者随便敷衍一下,结果是做不好这些重要的事情,找不到能力感更不想做,或者会对自身造成一些负面影响(比如不运动影响健康,不早睡影响白天的学习状态等)。长此以往,孩子可能对自己产生了一种较低的自我评价——这个事情我做不好,我很差劲。
所以,让孩子学会如何完成那些不感兴趣但重要的事情是非常重要的。
本节课的重点:我知道有很多事情虽然自己没有兴趣,但是一定要做;我有办法完成不想做的事情。诀窍是:排除负面想法——努力寻找这件事情有趣的地方和有利的地方——使用肯定式的话语(我要做……;如果我做到……,就会……)——以游戏的方式完成。
家庭策略
1、当孩子在做某项需要专注的事情的时候由于自己不感兴趣而影响自己的专注,表达出“我不想做”的时候。
①我们首先要做的接纳他这样的状态并表示理解。“哦,是吗?妈妈有时候也会这样……”
切记不要听到“不想做”就指责孩子“你怎么还有这种想法!”“这件事情必须要完成,你没有选择!快点做!”,这样就切断了一次亲子沟通的机会。
②了解孩子脑海中的负面想法或者不想做的原因。
学不好不想学,也就是不擅长所以不想,这是孩子自身能力的问题。可以和孩子一起想办法提升能力。
因为了解少所以不感兴趣,找一些有趣的相关的东西来加深了解,培养孩子的兴趣。
父母恨铁不成钢的心态造成孩子失去信心。需要调整的是父母自己对孩子的期望和态度。
③一起探讨如果不做会有什么后果;可以怎么做,来帮助我们完成这件事情。
2、当你做好这些之后,孩子如果还是反对或者不配合的态度,那就请他说一下原因和理由,如果没有合理的理由,坚定地告诉她必须要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