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懂中国茶㈠

喝懂中国茶①

中国的茶有近千余种,1979年一位茶界的老专家,把中国近千种的茶类分成了六大类,分别是绿茶、白茶、黄茶、乌龙茶、红茶,还有黑茶。

绿茶比较有代表性的几款茶,有龙井、碧螺春,太平猴魁、六安瓜片、竹叶青。

白茶主要产自于福建,在福鼎地区居多,还有政和、松溪、建阳这些地方也都产白茶。白茶分为三大种,一种单芽的叫白毫银针;只有一个芽头的叫白牡丹;而如果一芽有很多叶的,并且叶子很大很粗,看上去很老的叫寿眉。

黄茶是茶叶界最小众的一类茶,黄茶非常稀缺,称之为“即将消失的茶类”,是一个珍稀品种。黄茶最有代表性的品种是四川的蒙顶黄芽、湖南的君山银针、浙江的温州黄汤、湖南的沩山毛尖,还有广东大青叶等等。

乌龙茶是整个六大茶类当中最晚出现的一个品种。乌龙茶按照产地来分可以分为四大乌龙,四大乌龙有四个代表作,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比如闽北乌龙,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大红袍,也叫武夷岩茶;闽南乌龙应该说全国的茶友应该都喝过,闽南乌龙叫铁观音,外观呈球型或是颗粒型;广东乌龙叫凤凰单枞,香气非常的好;台湾乌龙茶,最有代表的就是冻顶乌龙,产自于台湾的中央山脉。

红茶的饮用率是最高的,但大多地区的都是碎茶,比如印度、斯里兰卡,欧洲、英国。而中国人喝的红茶是原叶茶,它属于全发酵茶。

黑茶最有名的是普洱茶,但是黑茶绝对不仅仅局限于普洱茶。除了云南的普洱茶,还有四川雅安的藏茶、湖南安化黑茶、湖北老清砖,这些都是属于黑茶。

喝茶文化

喝懂中国茶②

六大茶类分别有什么样的特点?这里所讲的六大茶类都分别有它相对应的一个关键性的工艺。绿茶的关键工艺,我们称之为杀青。杀青的原理很简单,就是把叶子扔到高温的锅里面去炒制。炒制叫做炒青;或者是像蒸馒头一样在锅上蒸叫蒸青;也有放在烘烤的环境当中去烘的,叫烘青;还有晒青;所以总结一下大概分“蒸 、炒、烘、晒”四步。

白茶是六大茶类当中加工工艺最简单的,就一步萎凋。所谓萎凋,就是放在太阳下面,让太阳的热能、光能或者是空气流动所形成的风,把茶叶当中的水分带走。等到了达标的含水量,茶就等于做完了。

黄茶,黄茶的代表性工艺叫闷黄。闷黄其实更简单,将叶子扔在锅里面去炒,但是不炒干,到七八成干的时候把它闷起来,让它缓慢地再进行氧化,叶子就变黄了。

乌龙茶最代表性的工艺,也是六大茶类当中最繁琐的,叫做做青。是通过一些人为的方法,比如把很多叶子放在一个大竹筛子里面,然后去摇动它,摇动的目的是为了让茶叶的叶片与叶片的边缘不断地碰撞,这样茶叶当中的茶多酚就会被相应的生物霉所氧化,接触空气后就会变红,然后产生非常迷人的花香跟果香。所以乌龙茶是六大茶类当中香气最馥郁的、最迷人的,它所有的这些香气都来源于做青的这道环节和工艺。

红茶叫全发酵茶,所谓全发酵就是在整个加工的环节当中没有杀青这个步骤,因为杀青有一点像刹车,一脚刹车踩在哪儿,茶的状态就停在哪儿,绿茶就像是一脚刹车踩住后让绿茶保持了鲜绿状态。黄茶是刹完车了以后,闷一下。乌龙茶是让它跑跑跑,跑到一半踩一脚刹车,就停在了半发酵状态。红茶是不踩刹车跑到底,把油箱里的油全部跑完,那茶叶当中油箱里的油是什么呢?就是茶叶当中的多酚类物质,所以经过这样的发酵的工艺揉捻发酵是红茶的关键工艺。

黑茶叫做后发酵茶。所谓后发酵就相对应有前发酵,杀青之前的发酵称之为前发酵,杀青之后的发酵称之为后发酵。黑茶是典型的后发酵茶,杀青完了以后,通过一个叫做渥堆的工艺把茶叶在高温高湿的状态下进行杀青之后的充分发酵反应。什么是渥堆呢?它有点像洒水盖被子。比如云南的普洱茶,从树上采下来放在锅里面进行杀青,杀完青以后晒干,晒干了以后不算做完,这时候的茶叫毛茶,属于半成品。把这些毛茶堆积在一起放在一个很大的的空间内堆成一堆,然后洒上水盖上麻布,让茶在高温高湿的状态下与空气当中的微生物接触,从而参与它后期的发酵,这样就出现了后发酵茶。

总结出来就是六大茶类,六大关键工艺。

绿茶→杀青,白茶→萎凋,黄茶→闷黄,乌龙茶→做青,红茶→揉捻发酵,黑茶→渥堆。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俗话说“柴米油盐酱醋茶,琴棋书画诗酒茶”,在边疆、西北地区更素有“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之说。在寒冷的冬季,...
    汪文婧阅读 4,887评论 1 1
  • 近来,又是江南采茶季,得利于所处的地理位置,加上我也算是一个伪茶迷,很多的朋友找我问茶叶,不过茶叶解释起来很麻烦,...
    格格乌阅读 4,516评论 13 13
  • 制茶工艺 晾青:时间先短后长,摊青先薄后厚。 杀青:是利用高温处理新鲜的茶叶,使之变软,保持绿色,并失去一部分水分...
    悬剑问茶阅读 4,788评论 0 8
  • 月明 星稀 今天读了两本书的,发现它们的观点相反,确引导我们去望一个地方,这就是所谓的殊途同归吧,至于要走什么样的...
    九月初五2018阅读 949评论 0 0
  • 15年4月毕业,当时的我怀揣着梦想与热情,对即将步入的职场充满期待。寒窗苦读19年,终于我可以开始发挥自己的价值,...
    charlesjessica阅读 3,947评论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