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年了,怀念那个流浪远方的三毛

    如果有来生,我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一半在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依靠,从不寻找。

                                        ——三毛

今天,1月4日。那个一生追求自由,洒脱,独立,勇敢的三毛,离开尘世三十三年了。

三十三年了,依然怀念那个流浪远方的三毛。

                              01

三十多年前,我在书店买了三毛的《雨季不再来》,《梦里花落知多少》两本书。

生为70后,中学时期都痴迷过琼瑶,亦舒,三毛,岑凯伦,金庸,梁羽生等名家的作品,我独爱三毛。

在她率真自然的文字里,我知道原来文章可以这样写,外面的世界原来这么大。

三毛原名陈平,看了《三毛流浪记》后取笔名“三毛”。

三毛从小古怪不羁。长大后的梦想是捡破烂,遭到老师和同学的嘲笑,后来又因数学成绩太差遭老师的羞辱,她变得敏感脆弱,辍学在家自修文学,艺术,之后去德,美等国家游学,写下《雨季不再来》。

                                02

三毛早年经历几段坎坷情路,身心受创。

直到在西班牙重遇了荷西。这个小三毛六岁,长着大胡子的西班牙男孩,等了三毛六年。

三毛曾说,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流浪。她想在撒哈拉沙漠定居,荷西跟随,并找了份潜水的工作。

1973年,他们在西班牙举行了婚礼。一起做家具,一起卖鱼……将孤寂的沙漠生活过成了诗和远方,写下了《撒哈拉的故事》,《哭泣的骆驼》,《稻草人手记》等作品。

1979年9月荷西在一次潜水事故中去世。三毛悲痛欲绝。

透过她的文字可见一斑:“许多个夜晚,许多次午夜梦回的时候,我躲在黑暗里,思念荷西几成疯狂。夜是那么长,那么黑,窗外的雨,是我心头的泪,永远没有滴完的一天。

感谢上天,今日活着的是我,痛着的也是我。如果叫荷西来忍受这一分又一分钟的长夜,那我是万万不肯的。”

                              03

没有了荷西,三毛带着彻骨的伤痛离开西班牙回到了台湾。

1981年三毛回文化大学任教,1984年辞职,以写作,旅行,演讲为主,写了《梦里花落知多少》,《万水千山走遍》,《我的宝贝》和《滚滚红尘》。

“每想你一次,天上飘落一粒沙,从此形成了撒哈拉沙漠”。三毛对荷西的思念无刻不在,不羁的灵魂无处安放。

她曾跟父母说:如果选择了自己结束生命的这条路,你们也要想得明白,因为在我,那将是一个更幸福的归宿。

母亲听后一遍又一遍喃喃的说:“你再试试,再试试活下去,不是不给你选择,可是请求你再试一次。”

父亲听后控制不住语气了:“你讲这样无情的话,便是叫爸爸生活在地狱里。如果你敢做出这样毁灭自己生命的事情,那么你便是我的仇人。我不但今生要与你为仇,我世世代代都要与你为仇。”

看着悲伤的父母,三毛也曾告诫自己:那颗碎成片片的心,仍是父母的珍宝,再痛再伤,只有他们不肯我死去,我便也不再有放弃他们的念头。

                              04

           

三毛最终没能“再试试活下去”,以极端的方式结束了生命,奔赴了自己理想的乌托邦,奔向了梦中的远方。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为了天空飞翔的小鸟,为了山间清流的小溪,为了宽阔的草原,为了梦中的橄榄树……”

当《橄榄树》的旋律响起时,谁能不忆起三毛?

那个高个子,留着中分的披肩长发,一生不舍爱与自由,携了书和笔漫游世界,坚强而又孤独的三毛。

无论过去多少年,我们都能在三毛的文字里相遇,让她带着我们,走遍千山万水。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