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禅定有不同体验,这要一步一步的说,从最基本的说起——
初习禅定者开始坐禅的时候,脑子里每一秒钟都是各种生活中的事情、人物、情景,永远不停的闪现,无法安静下来,身体也是心浮气躁,呼吸和心跳都比较快,浑身各种不舒服。
进入禅定前的“粗住、细住“体现是——腰部脊椎、尾骨、或腿部有“下塌感”,就是感到微微的“塌陷”了一下,坐的更实、更稳了。
“粗住”要下塌一次,“细住”又会下塌一次,同时头脑里的妄念相对减少了 一些,某些人认为这就是“定”,其实这跟入定还差了很远。
正常的入定“流程“是,坐几分钟或几十分钟后,出现一次“有下塌感的粗住”,第二次是“有下塌感的细住”,第三次“下塌感“就进入了“欲界定”。
进入欲界定后的体验,也是验证你是否到达欲界定——最基本禅定的标准“入定10条”
(这是我的原创,没看见各种经典或帖子中有以下“入定10条”,不能满世界瞎转载):
1.意识到明显的“身体下塌感”。
2.快速或缓慢的“刷脸感”,以前 一直找不到准确描述这种感觉的词汇,也没见到其它实修经验的佛书或帖子里提到近似的词语,最接近的词是“扫描”——如同“扫描仪”扫描照片的那种感觉,直到现在“刷脸”一词的兴起,才觉得“刷脸感”才是最准确的描述。随着入定一刹那的“刷脸感”,面部及身体有一种“气体划过并化解、缓解、疏解、化开”的感觉,另一个词是“疏解感”,因为这种感觉不仅是在脸上,脸上的感觉只是一部分,有时仅仅在脸上,有时从脸部延伸到全身,最形象的描述是“刷脸感”,最切实的体验是“疏解感”。
3.内耳会产生音量不等的“轰”的一声的轰鸣(第一次声音最大,以后逐渐减小,入定次数越多声音越小,最后入定时再也没有轰的一声)。
4.脑子会顿时感到很清晰,觉察到脑部四周的空间豁然开朗。
5.闭着的眼睛能看到一片黑暗的虚空(不是星光点点的夜空,是没有星光的虚空)。
6.身体立即感到有一个“气罩”罩住了自己的全身(气感随体质而定,阳气越大,气感越足,反之越小)。
7.头脑中的各种妄念想法忽然一下子少了90%(但还是有)。
8.身体不自觉的非常端正、挺直(入定后这感觉会逐渐减弱)。
9.所有刚才打坐时的身体不适立即消失,身体产生一种“凝固感”,就像被“定住”了一样,即使刚才腿已经麻了,这一刻也忽然不麻了。
10.呼吸立即变得微细。
以上10条欲界定的标准——这是入定的标准——这是最基本的禅定的标准——也是进入绝大多数禅定时都会体验到的“进门标准”。
随着入定10条产生后的1-5秒,是下塌感消失,刷脸感消失,几秒或十几秒后内耳不再有轰的一声的延续——内耳声音消失。也就是1-3条都消失,但其它几个感受一直延续到失去定境。
每次入定同时再现上述10条,之后1-3条在定中逐渐消失,7-10条持续至定境结束。
如果你入定次数较多,内耳轰鸣会越来越淡,最终可能入任何定都没有轰鸣,如果你入定次数越来越多,身体被气罩罩住的感觉也会越来越淡,最终除非仔细体验,否则很难感受到“气罩”,这个时期你有时感到气罩会发生在面部、额头、或整个头部。你可以利用气罩聚焦注意力关注所缘——也就是反向的利用“聚气”生成一个“气罩”,协助你入定——我现在就用这种方式,早就不用数息方式了。
初习禅定者,打坐发现“下塌感”的误区是——1.误认为入定了。2.有时这种“下塌感”会有多次,但并不是你进入了更深的禅定,而是“粗住”下塌后心境又乱了,回到了初始状态,再次的“下塌”又重新进入了一次“粗住”,而非“细住”,也非“定境”。
状态不好的时候,一坐出现四五次“下塌感“都是正常的,绝非进入了四五个不同的禅定。
如果你已经在定境之中且又出现了“下塌感”,那恭喜你——你要进入更深的禅定了——
如果你已经有过上述10条的体验,并在“欲界定”的定境中再次感受到“下塌感”及“入定10条”,且头脑中的妄念再次“大幅减少“,头脑顿时“更加更加清晰”,“内耳再次轰鸣“,且闭着的眼睛“看到了更加深邃的、广大的、颜色更重的、黑色虚空“,“身体气罩更加强烈“,“呼吸更加细微“,则你便进入到了“初禅未到地定”!
如果不是这些“更加”的状态,则很有可能是你“欲界定”定力不够,出定了,自己却不知,而又重新进入了一次“欲界定”,重新体验了一下“入定10条”而已!
——这种状况非常多!——这种状况非常多!——这种状况非常多!(重要的事情必须说三遍,使劲敲黑板!初习者10个人有10个人误判!!!以为自己进入了更深的定境!)
不要以为自己入了欲界定,然后又轰了一下就100%是入了“初禅未到地定”,很多人误判自己的定境都是以此为据,高估了自己的水平,实际上只能证明自己定境不稳、定力不够、自己出定都不自知。
最无语的是某些初习者,一坐之中四次“轰“,就以为一坐到了“四禅“!两次“轰”就以为自己到了“二禅”,以为什么高深的禅定“不过如此”,老子天赋异禀,一坐就到了更高级的禅定,你们一个初禅练N年,谁都不如老子……云云……
如果这个人恰好是你(95%的概率是你),那等你真正进入了初禅、二禅等更高级禅定的时候,你才会明白,当初的所谓“一坐到二禅,一坐到四禅“是多么的可笑。
可悲的是直到今天的某些帖子上依然到处都是类似的这种禅修者发的帖子,甚至连“入定10条”都没体验过的人,到处在讲所谓的“禅修经验“……
说一下定境消失的问题——定境随着你坐禅的疲劳是会消失的,定境消失一般是逐渐的——“凝固感”的消失往往让人体验不到,主观很容易忽视。
定境消失也常有瞬间的,比如飞来一个苍蝇蚊子,你一晃头,就出定了,自己却以为还在定中。
定境消失95%的原因是专注力的丧失!升起了一个小念头,然后随着一个小念头思绪走了,然后脑子里就开始天马行空……
不是不能天马行空!也不是只要天马行空就会失去定境!恰恰相反,有“观照“的天马行空才是真正的禅定境界之一!!!
打个比方,同样是开车,老司机能一边看风景一边聊天一边时速110,还不出任何事,新司机这样,就可能撞死——没有观照的天马行空是初习者的大敌!却是深修者的享受!
一边满脑子天马行空一边从粗住到细住、到欲界定、再进入初禅未到地定的下中上三品三个级别甚至到二禅前的无觉无观才自动停止各种天马行空,简直不要太爽……你简直能体验到上帝是什么赶脚……
可为什么初习者这样不行?一句话——定力不够!定力够了,你在打坐,隔壁装修你也能入定!
最简单的一个判断自己是否在定中的小窍门——“定中不会打嗝“——想打嗝也打不出来,嗝会在你知道它存在后消失在你的肚子里。如果你忽然打了一个嗝,那100%你没在定中。(我已经试过很多次了,坐禅会经常遇到打嗝的状况,凡是顺利打嗝的时候,都不在定中,凡是有嗝打不出来却消失了——的时候,都在定中)
判断自己是“重入欲界定“还是入了“初禅未到地定”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就是看脑子里的妄念多少,如果脑子里还是三姑六婆、天上人间的各种事情时常闪现,那必然是“欲界定”,“初禅未到地定”中,脑子里没有这些(但初禅定中不妨碍你升起天马行空的各种念头)……
“欲界定“是最基本的禅定,佛家、道家甚至练气功的都能达到,B乎有人声称“修到四禅“甚至说没有“欲界定”……(我无语凝噎!)
如果没有“欲界定“,他必然“把欲界定当成了初禅”,“把初禅的上中下三品,当成了二三四禅“,也就是说,他声称的自己到了四禅,最大的可能是自己只在初禅到二禅之间,这是多大的诳语啊…….
说回“禅定中的体验“——“欲界定”虽然是最初级的禅定,但其实定境中相当美好,定中能看到各种天人,神仙,各种天上的世界、宫殿,金银珠宝,奇幻色彩,无比广阔的空间,可爱的小天使、甚至外国的神仙,当然也会看到夜叉、凶恶的魔鬼……
欲界定中你一般都是“主观视角”——能看到对方却看不到自己。
如果能练到“上帝视角”——能看到对方,也能看到自己,那已经相当不错了!
如果能练到“对方视角”——站在对方位置看到自己,那“欲界定”里,你基本出神入化了。
别小看欲界定,还真没几个人能练到出神入化的程度,毕竟那是中国和世界绝大多数神仙常驻的地方!某些禅修者一味追求高级禅定,但欲界定你真玩明白了么?
考60分就能从初中一年级升到二年级,但考90分升级的,肯定比60分实力要强,地位要高,底气更足,对否?
而且那些60分升级的,指不定哪天一疏忽就变成了58分,你可能就留级了,升上去又掉下来,很正常。
欲界定里,你会以光速、超光速的飞翔,当然,你也可以慢飞。
欲界定里有“时空隧道”,可以看到你的过去,也可以一层一层的飞到不同仙人修炼的层级(当然你的级别比他们高才能飞过他们的层级,如果你飞不上去,只能证明你自己的水平还不够)。
欲界定里你见到的绝大多数天人都是中国古人,穿着长袍古装,鹤发童颜的比比皆是。
欲界定里你也能见到一些现代名人,他们本身就是天人投胎的。
欲界定里有时天人们会跟你说话,但更多时候不用说话,如果他们认为你的水平高,会对你笑脸相迎,作揖拱手,但大多数都是不卑不亢的对你无视,或只是看你一眼而已。
你会觉得欲界定让你“笼破鸟飞”,你的灵魂翱翔在天际,你不用翅膀,也能飞到九天揽月,甚至置身于天顶的凌霄宝殿,与众多天王们比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