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椒》
(资料来源——中国药典、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全国中草药汇编)
别名——蜀椒、川椒、巴椒、秦椒、南椒、点椒、香椒、大椒、大花椒、汗椒、汉椒。
药科——芸香科植物花椒的成熟果皮。
产地——分布几遍全国。
药类——温里。
药性——温。
药味——辛。
入经——脾、胃、肾。
功效——温中,止痛,杀虫,止痒。
主治——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虫积腹痛,湿疹瘙痒。
现治——蛔虫性肠梗阻,蛔虫症,蛲虫病,血吸虫病。
参治——好食生茶,伤寒呕血,夏伤湿冷,四肢冷,头上白秃,耳聋目睹,久患口疮,齿痛,齿缝流血不止,心胸大寒痛,产后心痛,冷痢,肾风囊痒,妇人阴痒,手足皴裂,手脚心风毒肿,寒湿脚气,漆疮。
药理——镇静,回乳,保肝,抑菌,抗炎,抗腹泻,抗凝血,局部麻醉,抗实验性胃溃
疡,双向调节肠平滑肌运动。
用法——水煎,丸剂,散剂,外用(煎汤熏洗或研末调敷)。
用量——水煎(常量3~6克),外用(适量)。
禁忌——畏款冬、雌黄、橐吾、附子、防风。恶栝楼、防葵。孕妇慎服,阴虚火旺者禁服。
自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