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是否有这样一个情况?在整理自己的个人物品的时候,发现自己有很多买了但是没有用的东西。丢了嫌可惜,不丢又嫌占空间,最后陷入深深的纠结。
我过去就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我觉得这个现象不能一直这样下去了,在经历了很多思考和总结以后,我“囤”的东西直线下降。那么我们到底该怎么做呢?
1.思考明白便宜的东西不“便宜”
很多时候我们可能“囤”的最多的东西就是那些比较便宜的东西,为啥呢?因为便宜的东西不需要什么太强的购买力,很多便宜的东西我们在购买的时候会觉得反正也没花多少钱,买就买了叭,万一用到的。甚至有的一些免费的东西,更是让很多人爱不释手,各种带走。
而为什么便宜和免费的东西更容易让人囤,是因为金额越大的付费越能让你珍惜,而那些非常便宜和免费的东西经常会让你不去珍惜,不去使用。
那么这些东西真的是“免费”或者是“便宜”真的便宜或者免费吗?答案是否定的,每个这类商品在选择的时候都蕴含着一些隐藏的成本。比如免费的东西很多时候会消耗你很多注意力和精力,又或者是占用你很多空间。甚至有可能会影响你一些重大选择,让你损失很大。
当年意识到便宜和免费东西并不是真的便宜以后,你就不会一直把很多不需要的东西带回去和买买买拿拿拿了。
2.定期整理物品清单
定期整理自己的物品清单,我需要哪些东西,这些东西能够使用多久,还缺多少。定期对自己的物品进行一个整理,将自己的物品及时进行分类,定期对自己的购物车进行一个梳理。真正清楚自己需要哪些东西,减少同类重复物品。
3.购买商品的使用周期不宜太长
每个商品都存在其时效性和新鲜度。我们在购买商品的时候建议快消品的周期不宜超过6个月,一方面快消品都存在一定的保质期,我们要保证其更好的效用。另外一方面一次性购买太多,也会占用自己太多的空间。
4.做物品规划,分析自己所要的
给自己做好物品规划,比如我3个月究竟需要消耗多少东西。去列一个清单,做个规划。另外就是如果是尝试新东西的话,建议先从最小量的开始尝试。像我自己有很多东西因为好奇用了才发现并不合适,如果我买了很多的话,最后的结果就只能送人或扔掉了。
你有囤货的经历吗?你有好的方法吗?欢迎评论区和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