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在阅读梭罗的《瓦尔登湖》。从笔者的字里行间感觉到一种宁静的美。这种宁静和如今喧嚣的世界显得那么的格格不入。以至于那么的心驰神往。我想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桃花源。《瓦尔登湖》就是我心中的桃花源。
人与自然静静地相处,没有其他人类的打扰。安静地与花鸟鱼虫以及出没的兽类相伴为朋。走出那间小木屋,抬头望一望林间的鸟,听一听虫的鸣唱,偶尔传来远处野兽的几声低啸。也可以走出去,沿着林间小路。惊起胆小的鸟儿四处飞窜。大胆些的鸟儿转头机警的观望,随时准备腾空而起。
随手摘起一颗路边的野草,送一片叶子进入口中,仔细的咀嚼,那是清新的自然的味道。远处的几只土拨鼠直立起身体,抬起前爪,在行注目礼。再往前走就是那片瓦尔登湖,湖面有几只天鹅在畅游。湖边有绿油油的青蛙举头观望,偶尔呱呱地发出几声蛙叫。在这个宁静的世界显得空旷而辽远。湖里的几只天鹅,偶尔歪头望一望,转头悠闲地游向了远方。
如果足够幸运,可能会遇到进山的伐木工人。天南地北的聊上一阵,毫不相干的两个人自说自话。彼此可能理解,也可能不理解,都不重要。做为自然界中的同类,在这个人烟罕至的森林里,总是有几分惺惺相惜。然后互道珍重各自离开。也许以后会遇到,也许遇不到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曾经遇到。
也许也会孤独,谁知道呢?孤独本就是人生的一部分,即使身在闹市,从某一个角度讲每一个人也是孤独的存在。毕竟人生而孤独。所有的热闹也是演给人看的,也不过是自欺欺人。
走一走,看一看。累了就返回木屋。拿起书,静静地看。看到高兴处会心一笑。如果有自己的想法,可以拿起笔在书的空白处加上几笔自己的批注。当然也可以每天的写一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于是就有了瓦尔登湖的问世。
我通过文字仿佛看到了200多年前的梭罗,偶尔在湖边,偶尔在林间小道,偶尔在劳作,偶尔在休憩小屋,偶尔在读书,偶尔在写作。当然也会有远方的朋友偶尔到访。用自己耕种的红薯,土豆招待远方的贵客。
几个人围在火炉旁高谈阔论,讨论时事,讨论政局。然后各自离去,留下卢梭一个人在小屋安静的生活,独自写作。写累了出去走走,看一看湖里的天鹅,问候一下远处的土拨鼠。生活如此简单而丰富。这也是我向往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