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俗语录里,有一句耳熟能详的谚语——老婆总是别人的好,儿子都是自己的乖。
老祖宗这句极具调侃性的语言,在时下的狰狞社会里越发的一语成谶。
以至于世风日下,人心不古我总认为和当今为人父母者的教育思维,道德水准有着不可置否的干系。
今天我去侄儿家吃晚饭,和表哥一家乘电梯下楼吃饭。电梯到了中途,门突然开了,结果并没有人上下,于是门又合上,结果转瞬之间门又打开了,看到一个六七岁左右的孩子在楼道里踩着滑板车,故意趁人不注意时,按开电梯门钮,以此为乐。
看样子,这个孩子就在这栋楼的这一层居住,而且熟练的手法和“银铃般”的笑声可以判断出,这个孩子是经常在此地玩儿这样的“游戏”。
都说每一个“熊孩子”背后一定有一个“熊孩子”,这话近似真理。
偶然记起两则新闻:一则是一个小学二年级的小孩子,放学回家时,随时捡起路边的石子儿,将路边停车位停靠的车辆“清一色”的划上了一条完美的“抛弧线”;
另一则是在黄金周旅游景点,一个小男生居然当众撩起了一位女游客的裙子,女游客又惊又气。
两则新闻的结果令人瞠目结舌:两个做错事的孩子不但丝毫没有被自己的家长批评教育,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举止有问题,给“受害方”赔礼道歉,承担应有的责任。家长反而以谩骂、攻击、暴力的方式为自己的熊孩子强行辩护,撑腰。
理由惊人的一致:他只是一个孩子!
一直以来,“可怜人必有可恨之处”这个无情的观点其实一直渗透在底层社会的土壤里。一种廉价的骄傲和无知的放任,看似欣欣然茂盛的生长不过是山间“杂草”,野乱贱发。试问乱蓬蓬的“草”怎么可能成长为一朵出类拔萃、娇艳欲滴、受万人敬仰爱戴的“花”呢?
前段时间我妈妈微信给我发了一个信息,“儿子,给XX号投一下票,谢谢!”点开一看,是一个小朋友参加什么比赛,主办方为了提升知名度,搞得一个什么投票活动。
这种屡见不鲜的活动,我一直以来是嗤之以鼻的。
我们的下一代,我们的祖国未来。当他们从小开始,就潜意识认识到“比赛”的结果从来不需要倚靠真实的实力和公平公正的制度准则,影响比赛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人脉”和“关系”,请问努力的意义又是什么?大家都只想着走捷径和削尖脑袋寻找“一劳永逸”之法,谁还苦逼的跟你“一步一个脚印”,做学问积?
一个不单纯的年代,从来都不存在单纯的孩子。
曾经我和前女友在一次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发生激烈的分歧。
我前女友是一位单亲妈妈,但这并不影响我对她的宠爱。因为我一直觉得,爱一个人就不应该追究过去,毕竟谁无过去呢?要是男人能怀孕,不知道有多少男人带着数不清的孩子了……
有一天,我俩约会,把孩子带一起出去游玩。一路上我们玩儿得很开心,吃吃喝喝打打闹闹,可到了我家,我俩忙着做晚饭,孩子突然吵着嚷着要吃冰淇淋。
孩子一路上已经吃了很多东西,我也害怕孩子吃坏肚子,况且马上要吃晚饭了,如果现在吃了冰淇淋等会儿他一定又不吃晚餐了,于是我和他妈妈都在很耐心的“劝说”宝宝乖,晚饭后再吃冰淇淋。
结果越“劝”越来劲儿,各种无理取闹,恰好我楼下需要一个快递要去取,我就先下去了,留他妈妈在楼上。
约莫过了十来分钟,我上来了,听见一阵哭声,孩子嘶吼着“我要回家”。孩子妈妈有些伤心地耐心解释道:“宝宝,这就是我们的家啊,以前那是外婆的家……”
孩子瞟了我一眼,于是加大力度,继续“撕心裂肺”,而且还做出了打人的动作。当时我就火了,一把将孩子拖了过来,用凌厉到足以“杀人”的眼神盯着他。
“看着我,看着我的眼睛……”
孩子只好顺从的盯着我,我眼里没有所谓的小孩儿,我面前只有一个男人,一个比我弱小比我富有“机心”的男人。
“乔乔我告诉你,这句话我希望今后的日子里,我只说一次。第一:以后有叔叔和妈妈在的地方,才是你到家;第二:如果你妄想以哭闹离间的方式,威胁到我,那你大错特错。因为我你需要叔叔照顾,妈妈需要叔叔保护,谁让妈妈失去了保护谁就是天底下最大的坏人;三:谁也不能让你妈妈掉泪,谁惹她伤心难过,哪怕是你也不例外……”
一字一顿,声声入耳,那种男人和男人之间的“谈判”,霸气不失柔情,他的小眼睛里,分明是读懂后的膺服和感激。任他怎生哭闹我始终把他紧紧搂在怀里,渐渐他在我的胸怀里睡着了,喃喃中我竟听到“叔叔”俩字儿,格外的柔情。
孩子任何时候都要像一个孩子,那才是最好的!
教育孩子,特别是单亲家庭的孩子,千万千万不要觉得自己对子女有什么亏欠,所以一股脑儿的去满足孩子无休无止的欲望。
慈母多败儿,曾经现在处处有迹可循,历史血泪斑斑,不可不防微杜渐。
生儿养儿,越是爱他就越要让他明白——你绝不是最优秀的。
不仅仅你不是,你爸妈也不是!
没有“无敌”的存在,没有谁可以替谁承担任何的责任。人生之路苦状万分,唯有不断历练,遇强则强,降低姿态才能站得更高,教育从来不是一厢情愿的付出,溺爱是暴戾恣睢、慵懒妄欲、自私忤逆的最好化肥。
如果你够聪明,请一定告诉你儿子:你不是最优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