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正面管教对你意味着什么?你是否已经以个人实践或开办工作坊等形式实践过正面管教?你计划认证培训之后如何加深运用正面管教教学理念?
我是5岁男孩子妈妈,也是一位母婴护理服务行业的工作人员,非常荣幸在珠海遇到了新时代家庭教育研究服务中心的苏晓航老师。在2019年10月25日到27日这三天跟着苏老师学习了家长讲师班的课程。三天的学习让我深刻认识到正面管教非常强大,对我来说不仅能运用在亲子关系还能运用到夫妻关系和工作关系中,意义非凡,让我受益良多。
我在学习完苏晓航老师讲师班的第一个周末就开展了我个人的第一次工作坊的实践,恰巧上周有关于“大连13岁男孩残忍杀害10岁女孩的恶意案件”大面积发酵,我看了很心痛,13岁孩子在杀人以后还若无其事的找女孩父母搭讪,更心痛的是这男孩的妈妈知道儿子杀人以后还淡定帮儿子去擦洗地板上的血迹,孩子的不良行为都映射出家长育儿的无知,于是我很想给告知天下所有妈妈关于正面管教的理念,无奈我个人力量有限,我只能一点点的影响,于是这周末11月2日一早出门把前几天组织起来的妈妈聚一起开展了第一次正面管教的传递。我通过未成年人的不良罪行对我的一批家长学员带领了4个活动:两列清单、错误目的、掌上大脑、时间惯例表,以ok手势的言传身教作为开场的热身活动。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感觉自己有强大的使命感去影响家长群体,从孩子出生以后父母就要有正面管教的理念去和孩子相处,而不是等孩子6岁、12岁、18岁以后再去影响就为时已晚,目前我带领活动能力还需要加强,我需要更加努力的去学习,阅读大蓝本和正面管教相关的书籍,多参加苏晓航老师组织的EHE和PHP活动,只有自己学到位才能有能力去影响身边的家长。
2、简要介绍你对阿德勒理论的理解。
阿德勒理论认为每个人的行为目的都是追求归属感和价值感。不论是孩子还是成人每个行为都是有目的的,特别是孩子出现不良行为时,他都在用另外一种方式告诉我们,他们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注重人与人之间的积极关系,这种关系是平等尊重的关系。在这里,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份子,能够对社会做出贡献。他注重每个人在努力为全体成员和睦相处的美好社会工作中,表现出来的完整性和独特性,注重社会责任感或集体感;
阿德勒强调家庭行第、出生次序、和家庭气氛对儿童性格类型形成的影响。同时也强调"创造性自我"的概念。在他看来生活风格对人格的影响是潜意识的或被动的,而创造性自我则是按照自己的创造性构建起来的独特的生活风格,是主动有意识的行为。即人格直接参与自己的命运并定自己和外界的关系。也就是在正面管教常提到的一个观点:发生了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如和去看待这些问题,并如何去处理。
我们小的时候特别害怕犯错,因为每次犯错都要受到惩罚和指责,这使我们变的逃避错误,不敢承担,觉得犯错是羞耻的,而阿德勒理论让我们正视错误,把每次犯错看成“最好的学习机会”。
3、Facilitator(带导者)意味着什么?“教”(teaching)和“带领”(facilitating)的区别是什么?
带导者意味着我们自己是一个组织者,引领者,我们肩负者使命和责任,让被带导者通过我们精心设计的一些活动去思考、觉察、互动、参与,来达到活动带来的体验和收获。带导者必须有足够的理论和实践知识支撑,要有卓越的预见,能够预测到学员可能会有的各种反应,并能灵活的驾驭课堂气氛,带领活动时才能够做到心中有数,不容易带偏。
“教”(teaching),就是把自己的知识教给别人,我得比你懂得多,有权威,我才能够教给你。同时,我要按照我的理解、我的框架、我的逻辑来教给你。学员必须一切都按我传授的内容去理解和掌握,作为讲师他就是专家,具有权威,就是教学的主导。而学员必须按照我教的去理解和记忆。“带领”(facilitating),就是作为一个引领者,和大家一起,通过活动去探寻、去发掘、去思考、去收获。带导者和被带导者是平等的。被带导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逻辑去理解,去收获属于自己的认知!
4、你的“上方卡”是什么?你发现自己有什么优势可以加强你的带导技巧?你意识到自己有什么劣势会影响自己成为一个有效到带导者?如何扬长避短?
我的上方卡是控制型。寻求不受人讥笑的保证,并认为唯有控制住情境,才不会有被人讥笑或贬低的可能。我们不想在社交场合的任何失误的表现。我们的优势自信热情,在带导过程中善于把控调动气氛,做事认真负责,很有条理和秩序感。同时,我们容易僵化,喜欢控制,可能引起问题学生,也可能让自己变成“讨好者”,所以我的积极应对的方法是:
提醒自己不需要为所有人负责
停止总是为预防问题发生而做的努力
倾听他人而不是断章取义
提要求前要想清楚自己到底要什么
用倾听代替辩解
请求他人提供帮助或选择
学会授权
5.讲述“错误目的表”的实例,并回答你将如何在家长工作坊在家庭中运用这个重要的正面管教工具?
“错误目的表”就像是育儿导航GPS,引导我们找到对的方向。孩子所有行为背后都有其目的和信念,其行为目的都是在寻找归属感和价值感。错误目的表把孩子的目的分为四点:寻求关注、寻求权利、报复、自暴自弃。了解了这四个错误目的,帮助家长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目的,准确的读懂孩子的真实想法,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分享我的一个跟错误目的表有关的实例:我儿子5岁,不爱刷牙,不愿意学也不会自己好好刷牙,每天早晚刷牙都要闹腾一番,以自己不会刷牙为由拒绝行动,上了正面管教了解了错误目的以后,我认为他这是在自暴自弃:我就是不会,怎么学也不会刷,所以我不刷,我以前的做法是懒得跟他磨叽,直接把孩子拉到卫生间三下五除二的我就帮他刷了,但是现在已经5岁幼儿园大班我不能永远帮他做,所以这次我学会了先安排一个小的成功给孩子信心,告诉孩子:妈妈都忘了怎么挤牙膏了,你帮自己先挤好牙膏再帮妈妈挤牙膏好不好?果然,孩子听了乐呵呵的主动跑到卫生间挤牙膏了,挤好牙膏以后我先拥抱了他,然后对他说:谢谢你帮妈妈挤牙膏,你看看妈妈是这样的刷牙的,你会不会呀,他立刻说:我会,于是,我们就一起完成了刷牙。现在我的牙膏都是儿子帮我挤好,他很乐意执行这个小成功的举动。
6、 在带导实践活动中,你体会如何做才会更好?如何才能进步并达到期望的目标?
在带导实践活动中,我认为首先要学会接纳不完美的自己,要勇于从错误中去学习,多看书,包括《家长培训师指南》、《正面管教》、《0-3岁孩子正面管教》、《十几岁孩子正面管教》、《父母挑战》等书籍,同时还要积极参加苏晓航老师组织的读书会、EHE、PHP等活动来提升自己的带领能力,每带领一次活动接受学员和同学家长的点评,从大家给予的建议中学习,努力做到不指责、不批判、随机应变。要想取得进步,没有捷径,只有反复练习,然后总结。
7、在小组 PHP(家长互助解决问题步骤)操练中你学到了什么?对提高自己的带导能力,你有什么想法和办法?
在小组PHP的操练中我学会了父母帮助父母解决问题的步骤,一共12步,加上苏晓航老师的解读理解的更深刻,比如:
[if !supportLists]1、 [endif]在家长志愿者提供案例的时候通过有效话术去引导志愿者描述具体的时间,做了什么,说了什么,尽量还原事实。
[if !supportLists]2、 [endif]志愿者说了一个案例之后,讲师可以问在场所有人:大家有过类似的问题吗,都举手,然后对自愿者说:你看不是解决你的问题,是解决所有人的问题。
[if !supportLists]3、 [endif]尽可能的引导志愿者在角色扮演的时候当孩子,若是在不想当孩子当观察者或者妈妈也行。
[if !supportLists]4、 [endif]当家长们给出的建议后,讲师可以说:也许这些建议我们志愿者都尝试过了,你愿意从中选一个现场再尝试一下吗?
[if !supportLists]5、 [endif]最后要注意感谢志愿者提供案例分享
对于提高自己带到能力的想法:首先还是要接纳不完美的自己,大胆的去尝试去带领,带领完毕以后自己总结,对着12条步骤自己复盘,哪里做的不好的地方重点过下脑子,方便下次带领避免同样的问题出现。直到自己很从容的带领,然后教会身边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