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朋友k,家在农村,在广东打工,由于到了结婚年龄,家里人催,于是节假日都远赴老家相亲,甚至还请假回家相亲。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相中一位姑娘,两人聊的很high,姑娘长相不错,家境不错,又是独生女,而且在同一个镇上,同样是在外打工。
不久在父母的操办下,结婚生子。父母虽然因此花掉所有积蓄甚至有一半还是借的,但心里仍然喜滋滋。只是婚后的生活,父母再也笑不起来了。
因为婚后儿媳以孩子为由不再去做事,但也不想看孩子,经常把孩子扔给公婆或者娘家父母,也不怎么做家务,地里活就更不用说了,只知道天天骑个车出去玩,聊八卦,逛街,打麻将等等。而家里所有开销都是公婆的,孩子奶粉,看病等等。k的工资得按时上交给了媳妇,媳妇花销很大,即使存下来也都当她的私房钱。
每次孩子和她无论在娘家还是在婆家生病,媳妇都会要求公婆带她们去市里最好的医院。但公婆一则他们结婚债还没还完,哪还有钱;二则收入单一,只有地里收入,实在无力支撑这个开销。于是,偶尔找儿子要,儿子因为已经上交,就去找朋友借,媳妇知道后就是无尽的争吵。媳妇经常把k骂得狗血淋头,嫌他没谁谁有钱,谁谁谁又买什么了等等。
为了孩子k忍了,可是这样的生活何时是个头?两个人除了钱钱钱,吵吵吵,再无其他。他在想:谁让他娶了一个以自我为中心,只知道索取的独生女?可是放眼望去,媳妇的几个小姐妹虽没她那么夸张,可也都是不想干活,只想等着别人养的人。
农村因为近些年娶媳妇真的很贵,所以对媳妇都是百般忍让和付出,只希望不要离婚再娶,而很多媳妇也似乎抓住了这一点,越发的贪婪。
所以如今如果要问嫁给城里好,还是嫁给农村好?那一定是嫁给农村,因为地位极高。
2
按说独生女嫁人其实跟入赘没什么区别,因为她也要赡养自己父母,所以生的孩子在两边父母来说也都一样。可是在这个事件当中,女方认为自己嫁了男方,就应该公婆负责她以及孩子的所有生活开支。按成年人来说:生孩子是自己的事情,和双方父母都无关,自己和孩子生病也都是自己的事,应该自己负责,如果需要帮助,双方父母都可以,而不是把所有责任都推到公婆身上。
同时女方认为未出嫁前父母应给自己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出嫁后公婆应该像她父母一样给她提供后半生的物质需要,完全是一个成年婴儿。她不知道她已成人,不知道自己要为自己负责,要为自己的孩子和家庭负责,而未来父母还要靠她们赡养,不是一辈子依赖,一辈子啃老。
3
都说城市啃老多,农村小孩懂事,其实是一样的。农村的孩子有很多也是啃老,我觉得主要原因有:
首先,一些传统观念已不适应新变化。以前是女儿出嫁就是别人家的,完全靠儿子养老。现在女的和男的一样,都要对自己父母负有赡养责任,嫁与娶已没有什么区别。尤其像独生女更是如此。
以前大家一起农耕,收入上交公婆,所以家里开销都由他们负责。现在不同,小两口很少在家务农,大部分都外出打工,挣得钱也都由自己保管,所以理所应当自己小家庭的开支由他们自己承担。
其次,界限不明。我们中国人很多都有这个意识:给儿子娶媳妇以及帮子女看孩子都是应该的。父母的这种所谓的无私奉献,以及所谓的几世同堂思想,往往让孩子就会觉得这不是他的事情,所以导致很多孩子长不大,成为大龄巨婴。
如果大家能有很强的界限意识,父母的责任就是养你到十八岁,结婚生子都是你自己的事情。不要替他们扛责任,大包大揽,让他们自己的事情都自己去做,在他们提出需要你帮忙时,再考虑帮不帮。
尤其是孩子结婚后,界限要更加明确:孩子他们夫妻是一家人,父母是一家人,经济独立,不要觉得是一家人,从而一直贴贴贴,养成他们理所应当。
最后,性别比例失调,男多女少,人口流动比较大,很多女孩嫁到外地,城里。女孩有了更多,更好的选择。所以,农村娶妻越来越难,越来越贵。
贵也换来了格外的“珍惜”,全家人一起努力维持一个媳妇,因为走了就很难再娶的起,再加上还有个孩子,就更难了。
4
每个人都终将长大,无论别人能帮你多少,自己的人生只有自己能负责,面对。适当的啃老作为帮忙过度是可以,不能当作应该和依赖。因为依赖一旦习惯了,你就丧失了赖以生存的本领,就像小鸟失去翅膀一样,永远不能飞翔。
所以我们要清楚自己以及自己小家庭的责任,对父母的帮助要怀有感恩之心。谁都无法替你抗起你的责任,只有你自己,因为父母帮不了你一辈子。所以要独立,努力,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