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看到大学生陷入裸贷或者套路贷的时候,我就觉得孩子从小就一定要对花钱有正确的认知。
01 小数怕长计
去年寒假,大牛和同学小范一起踢球。活动结束那天我去接他,顺便邀请他的同学一吃午饭。一行三人来到了一家pizza店,坐下来商量吃啥。
大牛点了一份肉酱意面,同学在海鲜披萨和牛排之间犹豫。大牛在一旁建议:点牛排吧,或者水果披萨。小范不乐意了,他表示就喜欢吃海鲜。我也提醒大牛:大牛,让小范自己选。
大牛有些不乐意,但是也没有再说啥。吃完饭,回到家,他开始抱怨:妈妈,你为什么对别人那么大方,对我这么小气?
虽然这项指控毫无根据,但我决定先冷静,听听大牛的理由:“为什么这么说?”
大牛继续:“小范想点海鲜,海鲜比牛排贵了50块,你却同意了;我要买最好的奶酪做甜品,你却只肯给我买便宜的,中间相差也就20块,而且最后买的奶酪质量不好没放几天就坏了。”
大牛难得把自己的感受说得这么有理有据。我表扬了他,但是也给出了我的理由:小数怕长计。我们日常生活当中的消费有的是一次性的,有的是每天都会发生的。如果是一次性的,那可能价格不是唯一要考虑的,比如请同学吃饭,是为了感谢他的家长之前送你回家和请你吃饭,这种情况并不经常发生,所以即使多花点钱,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而你买原料,一个星期至少一次,如果每次都买最好的,那积累起来就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了。
大牛听懂了,后来这也变成了大牛劝说小星星货比三家的理由。
02 你的价格参照系统是什么?
前一段时间买了一本诺奖获得者David Kahneman写的Thinking fast and slow. 他提到了大众对于价格的敏感度是可以被操控的,比如通过设置错误的参照物。
这让我想起了各种折扣价。以前我买东西主要在商场,现在主要是网络。我深感自己对于折扣缺乏抵抗力。只要标上低至5折我就有了解的欲望,标上2-3折我就会主动给自己找出数个非买不可的理由,要是碰上1折基本我就一边买一边后悔自己来晚了。原因就是我会以产品标价作为参照,而不是商品实际的价格作为参考。
我觉得这本花了我一百块的书是我最近最明智的投资。如果我早15年看到,我就不会花1000元购买那件白色长款羽绒服,哪怕它的价格是在香港也难得见到的3折。因为太容易脏,脏了也非常不好洗,接下来我没怎么穿过,直到去年我把它拆了,做成了羽绒被。虽然它的面料,做工和羽绒确实比其他同类产品要好,但是对于一件羽绒服,它的性价比和300块的波司登深色短款相比确实太低了。
为了发挥这本书最大的效用,我决定把这个省钱秘诀也告诉大牛。我给他解释什么是价格参照系统,还没等我说完,大牛一脸不屑:我的价格参照系统从来只有一种,那就是淘宝上的最低价。
好吧,算我多虑了。我知道为啥别人说你抠门了。抠门就抠门吧,至少不会超支。
03 二手物品也有价值
这两年小星星个子长得特别快,我几乎每年都要帮她买新的鞋子和裤子。在上海这种四季分明的地方,一年下来,家里的衣柜就饱和了,而且很多还是半新的衣物。我必须为这些衣服寻找出路。恰好朋友家的小侄女和小星星正好差一岁,我和她一商量,就决定把这些衣物每年寄给她的小侄女。
今年换季的时间一到,我又开始收拾这些衣服了。一边收拾,一边就和小星星说起这个素昧蒙面的小姑娘。我一边收拾,一边感慨,幸好有这个小姑娘,我就不用为这些弃之可惜留着无用还特别占地方的衣服鞋子而头疼了。
小星星在旁边帮我的忙,突然她灵光一闪,告诉我:“妈妈,以后哥哥的衣服你都帮我留着吧,我长大了就可以穿哥哥的衣服了。” 我愣了一下,然后笑着说:“小星星,可是你是你是女生,哥哥是男生,你真的愿意穿他的衣服?”
小星星表示不介意,但是我知道就算她同意,我也不会同意的。哥哥大牛现在天天穿校服,个子长的速度也没那么快,每隔一年才需要买衣服。这些衣服陪伴大牛两年之后,拿它们当抹布我都嫌硬,再给你穿这个出门,我怕你到时候没有朋友一起玩。
和我身边的朋友们说起这件事情,发现00后们普遍对于物质生活没有太高的要求。也许是因为他们生长于物质丰富而且购物便捷的年代,不缺吃的也没少过穿的,反而对于物质没有了太多的痴迷。
让物品回归它本来的使用价值,就是对它最好的利用,也是对人最大的善意。但愿所有“后浪”们以后也不要因为对物质的追求而妨碍了心灵的自由生长。
04 自己动手是不是最佳选择?
奶奶前段时间在家里不能出门,天天带着小星星在家蒸馒头,擀面条以及包饺子。小星星从老家回来之后,经常向我建议:妈妈,我们今天包饺子吧,我可以帮你擀饺子皮,奶奶说我做的可好了。
不是我不想,可是我真没时间啊。一顿饺子,连买加上洗切和和面,得半天时间,还得是手脚麻利,大家一起配合作战的情况下。而且我家的空间也不允许。要知道,上海最贵的就是我们的居住空间了。所以,如果我选择在家里制作一种可以在外头买到的同等质量的现成品,那是为了增加生活乐趣,除此之外无他。
除了房子,在上海的日常生活成本并不高,奶奶或者外婆从二三线城市来到上海,总会感叹上海的菜比老家既便宜又品种丰富。和我们以前生活过的香港相比,更是便宜到感人。
上海能够提供这么低廉的价格,我们要感谢身边的这些为我们提供这些服务的蔬果店老板,餐厅服务员,还有快递员们。因为他们的努力,我们可以有便捷的生活,妈妈也不用每天早起蒸馒头,又或者包饺子,甚至家务,都可以放心的交给别人来帮忙。
大牛自从尝到了自制甜品的乐趣之后,渐渐有了什么都没有自己做得好的想法。虽然自己动手值得鼓励,但是并不是什么东西都没有自己做的好。和钱一样,我们的时间也是有限的,把有限的时间放在发展自己的才能方面,才是一个成长中的少年应该有的思维。
05 通过消费我们可以获得什么?
年前我花大价钱购买了一张某舞蹈家的现场演出票。作为一个曾经的舞蹈发烧友,上次我去看演出还是没有当妈之前,所以守在开票的时间点毫不犹豫的下单了。大牛对此深表不解。正好因为疫情的原因,演出被迫延期至今年九月。他知道剧场接受无偿退票之后,就开始想方设法地劝说我退票。
大牛:妈妈,我想去吃牛排。
我:去年的时候不是试过美式牛排店outback了吗?
大牛:可是我觉得那个不太好吃,我们可以用演出的钱去试试其他的牛排,说不定会有惊喜。
我:这就是问题,越是贵的牛排越要吃生的才能体会它的美味,我们平时习惯把肉做成全熟甚至红烧。所以不是我不肯花这个钱,而是即使我花了这个钱,你也压根感受不到它能带给你的享受。
大牛总算放弃了让我退票带他去吃牛排的念头。
商品的价格贵有贵的理由,但是这个理由不一定是每位消费者能够领悟的。就像大牛理解不了为何我要花大价钱去看舞蹈演出,因为他对于舞蹈艺术完全没有概念,不能体会舒展灵动的舞蹈能带给人的愉悦。
06 结语
消费是我们每一天都面临的抉择,我们很幸运地赶上了经济的高速增长期,孩子们也多数没有体会过物质缺乏的难处。
物质的丰富也伴随着许多新的麻烦,例如选择的困惑,价值的判断,甚至欲望的折磨。所以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是一生的功课。
即使我们都有冲动的时刻,但是如果都清楚自己到底需要什么,并对商品的价值有一个客观的判断,就不会被消费的洪流裹挟着进入入不敷出的尴尬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