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为什么数据公司普遍“活得难”?
2016年前后涌现一批大数据公司,一时风光无限,各种融资、各种扩张,市场异常火爆,本人也算是那个时代的获益者。
10年过去,市场在收缩,竞争越来越激烈,有的已经销声匿迹,有的在挣扎中存活,甚至连已上市的数据公司依旧在持续亏损。
这个行业怎么了?除去大环境因素,个人认为有几点原因:
1、第一批通过埋点等方式采集数据、买卖数据的公司,在时代红利褪去后,迫于个人隐私保护法、数据安全法等行业法规监管要求,不得不进行业务转型为数据技术服务商;
2、数据技术服务商一方面面临高额平台研发投入换回的确实产品同质化严重、同行恶性低价竞争、数据中台热逐渐淡去等问题,另一方面还面临身陷定制化实施服务,客户对平台付费意愿低的困境;
3、随着国数局成立以及各类数据要素政策落地,大家又纷纷转战数据要素市场,一股脑涌入数据资产入表、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可信数据空间、数据运营等数据要素市场,但又面临高成本教育市场、普及知识,咨询服务客单价小人力成本高,平台类项目竞争激烈、客户资金紧张,数据运营苦于找不大高价值可变现场景等问题,盈利者更是寥寥无几;
4、大部分项目被三大运营商、央国企数科公司、地方数投公司层层转包,项目资金层层盘剥,到具体实施厂商手中已无利润,数据公司亏本做项目,项目烂尾或建了一堆用不起来的“废品”,形成行业恶性循环。
02 数据公司出路在哪里?
那数据公司还有希望吗,数据公司的出路在哪里?
近期我研究分析了一些过的还不错的数据公司,大部分存至少存在如下一个特点:
1.深耕某一垂直行业领域,在垂直行业有丰富的业务经验、生态资源、客户资源,有属于自己固定的圈子和业务;
2.通过合规途径掌握某一领域数据资源,并打造形成拳头级数据产品,甚至形成了GBC联动业务布局。
因此,从长久可持续性发展来看,数据公司需要深入扎根到具体行业领域,打造从行业系统建设到行业数据运营全链条解决方案,持续合规积累行业数据,并打造形成几款拳头级数据产品,同时配备专业数据运营团队进行市场运营推广。
本文使用 文章同步助手 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