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港城多雨,所以凉意也比往年来的早一点,昼夜温差变大,早晚也有了丝丝寒意,着手洗晒些衣物,为即将到来的冬天做准备。此时的北方已经进入深秋,山野大地逐渐褪去了颜色,预示着冬天悄悄来临。
来南方已经八年有余,从衣食到住行,基本适应了南方的生活,倒是对北方的生活习惯有点生疏了,但每当冬日来临,便不由自主的会想起小时候泡脚的情景。
当一天的喧嚣沉寂,夜空下的村庄泛起点点灯火,四合院的北屋也亮起了灯光,记忆中的色调总是暖暖的,也许是人们总是将暖色赋予美好的回忆吧!与往常一样,晚饭后,姥爷刷碗,姥姥捣鼓自己的药物,印象中姥姥的药是比较复杂的,有顺序的,有讲究的,也许只要姥姥分的清。与其他三季不同的是,冬日的夜晚多了泡脚。
三个人,两个盆,轮着用,倒也和谐。先是用盆去接热水炉里的水,参以凉水调试,直到水温舒适。然后用烧水壶接一壶热炉中的水,用来蓄水加温。姥爷、姥姥泡脚有讲究,水位要达到脚踝上十多公分处才有效果。我不懂,就跟着这样,到了水位就不再蓄水,是很舒服的。前后大概半个小时,此时烧水壶里的水也降温了。北方人大多都有泡脚习惯,深深明白,睡觉之前泡一泡,那是浑身舒坦,睡意十足!由于传统泡脚的方式无法恒温,总是到水凉时还意犹未尽。为此,我也会经常和姥爷、姥姥一起聊聊应该如何改进?如何才能泡的更舒服? 当然,只是闲聊,谁也没真的动心思去改进。现在想来,这样的对话好似没有任何意义,最近读《素履之往》有这样一段话:“生命好在无意义,才容得下各自赋予意义。假如生命是有意义的,这个意义却不合我的志趣, 那才尴尬狼狈。”这就是真实的生活,二老一少漫无目的的闲聊几句,享受这份平淡安静!
我泡脚还有个习惯,就是泡完之后会趁着水还有些温度,洗一遍袜子,然后倒掉再用干净的热水洗第二遍。于是,泡脚对我来说就是一件比较繁琐的事情了。泡脚之前,要先准备擦脚布、棉拖、洗衣粉等系列用物,由于琐碎,有时候还边看着电视边聊天边准备,总是到脚伸进盆里,才想起来什么什么东西没拿到身边,只能麻烦姥爷、姥姥帮我拿,一家人,也没感觉什么不妥,一天两天的,日子这样过着.......
直到有一天晚上,我再次习惯性的让姥姥帮拿东西,姥姥突然就火了,狠狠地批评我一顿:为什么总是不拿齐要用的东西?你以为其他人都该为你服务吗?以后再不拿,自己想办法。
说实话,是吓我一跳,以前都这样也没说什么啊?怎么今天就发火了呢?想来是忍无可忍了!我心里嘟囔着:“至于嘛?拿个东西而已,有必要发火吗?”是有些不爽的。
但从此以后,泡脚之前,我都会认真准备所需要的东西,都放好了还得捋一捋过程,想想少了什么?一个没想到,就得自己解决,虽不是什么大事儿,总也是麻烦的!确保无误后,才把脚放进水盆。也许是因为这一件事,逐渐养成做事情不麻烦他人,尽量自己解决的习惯。以现在的心境梳理当年的“委屈事”,反而心生悠悠的喜乐感,感谢姥姥!
生活又归于了平静,泡脚时我看着电视,姥爷喝水读报,姥姥捣鼓药物,三个人偶尔闲聊几句。现在回想起这样一幅温暖的画面,走的越久越令人神往,当懂得欣赏的时候,却与之渐行渐远了。
后来,姥爷、姥姥搬到大舅家居住,也早就用上了可调温度、可按摩的电泡脚盆,解决了当年泡脚遇到的诸多问题。用起来自然是方便舒适,还加入中草药,更舒服更保健。
姥爷还在的时候,我去大舅家看望,泡脚是在卧室的角落对着窗户一个人泡,大都是在下午了,时间到了叫姥姥泡,两个人也没有谁先谁后,一个泡完了叫另一个就是了。
因为加入了中草药,具备了治疗和保健功能,泡脚已经变成了一项和吃药一样的任务,少了些随意散漫,没有了当年冬日夜晚的诗意和美感。当然,谁也无法抵抗衰老。“古老的夜晚和远方的音乐是永恒的,但那不属于我”,至少我们三人拥有过那冬日里温暖的夜晚。亦如今晚,窗外来回行驶的车辆声以及小区花园里儿童的嬉戏声是美好的,虽不属于我,至少我拥有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