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多久没有从头到尾读完一本书了?
(记忆恐怕得追溯到毕业前吧……)
上一本书是停留在第一页,还是第十页呢?
(其实没有区别……)
买回来就随手丢到角落的书又有多少呢?
用来盖泡面桶可还合适?
国外某机构统计,一本书第一章能被读完的机率,不到10%;更何况是完整的读完一本书呢。在现代人的生活中,有吸引力的东西实在太多了。不说需要外出的旅行音乐会,仅仅是呆在房间里,手机能提供的娱乐方式就包括“游戏视频微博社交购物……”十数种,我们的时间早就被这些有趣不烧脑的消遣方式压榨干了,哪里有心思静下来读一本书呢。
所以,不怪你,只怪看一本书要花费的时间实在是太久了。
不过,如果刷一下朋友圈的时间就能看完一本书,并从中获取扎实的讯息,你愿意去尝试吗?如果一集连续剧的时间,就能从书中架构起专业的知识体系,你愿意花一点心思在阅读上吗?
这期“一周一本划重点”,就让我们翻开“读书人的圣经”——《如何阅读一本书》,来学习快速阅读、有效阅读的方法吧!要注意,这些方法更适用于实用性工具书,至于小说和诗歌,尽情享受虚拟世界的魅力就好啦。
首先,面对手里积压的五花八门的书籍,给你的书架来一次断舍离。
划重点1:不是每本书都值得花时间去读。
书中自有颜如玉,同样,书中大有渣滓在,所以,阅读的第一阶段,必须首先明确一本书在谈些什么,值不值得阅读。
你需要学会利用一手信息,可以通过书的分类、书的名称、以及书封上的推荐语迅速定位,判断这本书的内容是否对你有吸引力。
此外,要学会研究目录,千万不要忽视序言和后记,因为作者往往在这些部分简要阐述自己的主要观点。通过这部分内容,你就可以在三到五分钟内通览这本书的种类以及大致内容,从而判断出是否有阅读的必要。
不感兴趣、看了也不会有所助益的书,就干脆地放弃。
有一点兴趣,但是不值得细读的书,建议粗浅的阅读。即浅尝辄止,先从头到尾读完一遍,不要被漂亮的句子转移注意力;即便碰到不懂的地方,也不要停下来查询或思索。一般集中注意力,半个小时就可以翻完一本书。了解整本书的逻辑顺序和布局之后,精准抓住对你有用的章节,仔细阅读即可。
其次,对于有点兴趣,对工作/生活有用的书,如何阅读才能最准确地掌握书中的知识呢?
划重点2:学会诠释架构一本书的内容。
最好的方法便是和作者统一战线,如果你能站在作者的角度看待这本书,自然就能完全掌握其中的内容。
怎样才能理解作者的意图呢?
首先,在浅读速读的过程中要注意一个目的,看完要能简单复述出书中的主要内容。
其次,要学会找到作者的关键词和主旨,挖掘出他想解决的问题。友情提示:将中学时做阅读理解的方法发散到一本书上,会很有帮助哟。
再者,要能分辨出作者的主要观点和诸多论证,理解作者框架的搭建。最后,要在阅读之后,能判断出作者已经解决的问题和尚未解决的问题,从而对这本书下一个总结论断。
这些方法搭配合适的笔记效果尤甚。
而只要反复训练,这种检视阅读需要花费的时间是可以不断压缩的;如果掌握娴熟,吃一顿饭、看一部电影的时间,你就可以获得作者十几年乃至一辈子的心血,将别人的成果收为己用。
通过以上方法,足以应对你手中的大部分书籍,完全能够大幅度提高阅读速度和效率。
但,如果在此基础上你对阅读有更高的要求,则可以继续修炼……
进阶版:如何将一本书的观点吸收转化为自己的观点?
划重点3:融会贯通的最好方法是通过批评。
批评的前提是已经读完并掌握这本书。只有在能够详细阐述内容的过程中,才能进而发现作者的思维缺陷在哪里。但是,除非已经完成大纲架构,并且能诠释整本书,否则不要轻易批评。牢记这一点,才可能从阅读的过程中逐渐掌握真理。做人亦如是。
进阶版:如何通过阅读获得系统专业的认知?
划重点4:主题阅读是阅读的终极目标。
主题阅读是指围绕某个主题,自己设计网罗书目,从众多书籍中准确获取想要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你需要极度自律、专注,能够享受阅读的乐趣,自然,你的收获也会是双倍的。
相信大家看完这期“划重点一周一本”会对阅读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吧!
拿起手边的书籍来试一试,你会发现, 阅读其实是很简单、很快速的事情。只需要看一部剧、刷半天手机的时间,你就能收获丰厚专业的知识,实现自我进阶,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