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身边发生了一件这样的事情,就是我在工作过程中发现了一个小问题,跟主管表达了这件事情需及时去处理,不处理的话会怎么怎么样。主管听了之后,跟另一个跟我同级别的同事去商量,那人就说不要去做,做了也没有什么意义。因为我在单位里面属于有话说话,有事情就做事情的人,平时比较沉闷的那种。而我同事平时喜欢聊天,非常擅长于把大家逗得哈哈大笑。所以主管听从了我同事的意见,不去理会那个状况。事后又证明我之前说过的那个事情的确需要去处理,因为的确发生了事故,弄得大家都很不愉快。
《故事思维》里面也有一个这样的故事,一艘在海洋中行驶的船上,船长和船员都遵循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船上面有个非常熟悉航海技术的导航员,他懂得怎么用星相术指引航向。但这个导航员和其他人相处得不怎么好,而且性格内向,不善交际。当他们在海上迷失了方向,众人陷入惶恐时,船长和其他船员决定采纳他们当中最受欢迎、最会说话且最让人信服的那人的意见,而那个导航员的一件则被大家嘲笑和挖苦。最终,一船人都饿死在了海上。
为什么单单把这两个事情拿出来,是因为职场上真的会有很多那种不善于交际但事情做的特别好的需要学会让别人信赖自己。用一种人们更愿意接受的方式去接纳自己,觉得站在自己面前的这个人值得信赖。而讲故事就是一种特别有效的办法之一。
《故事思维》就是这样的一本书,他通过讲述列举了无数的例子让我学会如何开口去讲故事,通过讲故事去影响身边的人。
《故事思维》的作者叫安妮特·西蒙斯,将服饰思维应用在商业领域的先驱,曾创办美国团体程序咨询公司,致力于提高公私领域组织的团队建设及整体协调水平,曾服务的客户包括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美国国税局(IRS)、微软公司等。
《故事思维》这本书告诉了我们什么是故事,如何去讲故事,讲故事的时候应当注意哪些,最终告诉我们如何去讲故事,通过去影响身边的人。
那么讲好一个故事需要注意那几点呢?
1、聆听的力量
今年大热的图书《原则》中,瑞·达里奥提到过一个两分钟法则,目的就是让人在两分钟之内不受打扰的解释自己的观点
生活中,也会出现这样一个场景,你想要表达一个观点,可能你的内容还只说到了一半,啪,一个不礼貌的人,冒出来了,开始打断你的话,针对你观点里面的一些细节开始一通噼里啪啦,说出来的内容还跟你的内容完全不搭,而且你只能等他说完之后,你才能够继续自己的表达,那时候你的听众可能有的都忘记了你刚才说了什么,而你身上的那种情绪,有一部分也消失了。
所以,完整的听完别说出来的话,讲出来的故事这一点很重要。
1)只有聆听才能得到真相
当你走进一家商场。这时候有两个销售员,A,特别会说,从你进商场开始,就围着你叽叽喳喳说个不停,说这个适合你,那个东西也适合你。B仔细询问你此次来商场的目的,是随便逛逛,还是需要买什么东西,解决的自己的需求。这时候,你选择哪一个?
我想我应该会选B,因为我会觉得他照顾到了我的情绪,作为顾客我的感受,不是强行塞给我一个东西,说这个东西适合我,而是耐心的询问我的需求。
为什么举这个例子?因为完整的听完对方说的话才能知道事情的真相,才会知道自己接下来要说什么内容。
2)聆听用来争夺话语权
依旧是上面那个例子,作为B销售员,在明白客人的需求之后,找到了一款能够满足要求的产品,讲解他的需求,再讲一些发生在顾客身上的案例加以引导消费者购买。
结果分为两种,一种是顾客通过销售员对这个产品的介绍,了解到这个东西可以满足他的需求,选择购买其商品,这时候他也很开心,服务员也很开心,销售员可以从中抽取佣金,而顾客觉得销售员的建议很有价值。
第二种是顾客听完你的介绍,不买你介绍的产品。这也没关系,这是便可以询问是那些需求满足不到顾客的要求,请求顾客说出来。这无异于又掌握了一次主动权。
2、故事从何而来
1)从自己的身上获得。类似于自身的经历,自己的弱点之类的。
书里面举了一个例子:一个人牵着一只狗,途中遇到过一根倒霉的电线杆,他跟狗狗一个在电线杆的左侧,一个在电线杆的右侧,于是他们走不动了。这时候狗望着他,他望着狗,他不可能对狗说道理,说你往我这边够来,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了。于是他轻轻的往后面退了一步,狗也跟着退了一步,这个问题就解决了。
这个故事很简单,寓意也特别简单,我甚至能想象得出他跟狗狗被电线杆拦住的场景,也从购这个故事中领悟到退一步海空天空的道理。
2)就是从朋友那里听来的,或是从书本里面获得的
有一个人,他的老板总是训斥他手底下的员工,他想跟他老板说不要这样训斥手底下的员工,所以他给他老板说了个故事,他上次坐出租车,碰到一个挺能聊天的司机,那司机跟他分享了他爷爷最喜欢的名言‘虐待马儿的人终将自己走路’。
你看,这虽然是一个听来的故事,但从作者口中重新讲出来也不乏真实感。
内容很重要,但是在整个故事的逻辑中,它仅仅只占了15%的比重。下面我来谈谈两个在故事的逻辑中比较重要的部分,身体的表达,已经感官上的刺激。
3、如何去讲
1)手势
相信很多人在读书的时候都参加团体的歌唱比赛,每一个班级都要表演一首歌曲,我想,被表演最多的应该就是《感恩的心》这一首歌了,这首歌不仅要唱,还要情真意切的用手语来表达。我记得里面有一句“让苍天知道,我不认输”,唱到“我不认输”的时候,老师告诉我手要捏紧拳头往下面锤,还不能软绵绵,要锤的刚劲有力,在有限的幅度里面锤的越快越好。因为越快表达的那种“我不认输”态度越强烈。
手势运用的好,可为你的故事增加魅力,可强化故事所蕴含的信息,可为你的自我表演创造一个舞台。
2)表情和情绪
这里就要请出我在读书的时候的女同学了,她特别喜欢跟别人聊天,还非常喜欢跟人讲她遇到的搞笑的事情。我记得有一次,她又想给我讲一个她遇到的一个身边搞笑的事情。她就开始讲,一边讲一边笑,一边讲一边笑,情绪还特别的激动,后来她就憋不住了,故事都不讲了,就在那里一个人笑的前俯后仰,我也跟这笑了了起来,虽然我完全不知道她讲什么东西,后来我仔细思考,可能我就是被她的表情,情绪的感染力给逗笑了吧。我还是非常喜欢跟她聊天,尽管有时我还是不知道她在讲什么,但那种感觉真的非常棒。
3)让人可以听到、尝到的故事
我爸看电视总是会停留在电视购物频道,特别卖高压锅的时候。电视购物频道的主持人非常的聪明,他一般在介绍这个锅的基本功能之后。会直接跟你构建一个场景。上了一天班之后,回到家,早上用电高压锅预约好的红烧猪蹄也刚刚弄好,接着主持人就会用夹子去夹,告诉我们这个猪蹄被电高压锅压的多烂,然后他还会吃一口,用一脸幸福的样子告诉我们这个猪蹄有多么的入味,这个猪蹄烂的恰到好处,不会太难咬,也不会失去应有的口感,我爸这时候就会催我妈做饭,因为他好像饿了。电视的也会传来“铃铃铃”的声音,屏幕下方会显示电话线路已满载的字样,接着就会显示库存不足,要买请尽快下单的字样。
书上也强调,把听众引入你的故事,给他们身临其境的感觉,就能全方位地调动听众的感官,让他们用全身体会故事。
4)语气
家里有养小小狗的应该深有体会,假设你极其温柔的与语气对你的小狗说:“嗨,宝贝,你愿意跟我过来玩吗?”恐怕任何一只小狗都会跑过来,对你摇尾乞怜。
同样的情况对待同事也是一样的。试想一下,你用怒气冲冲的口气叫同事做一件事,和用请求的语气,这两者出来的效果是一样的吗?同样的一句话,不同的语气说出来,这句话的反应同样也是天壤之别。如果是请求的语气,别人自会高高兴兴的帮你做事,如果是不耐烦的语气,别人恐怕会冷面以对,根本不会搭理你。
面对你的听众也是同样的感觉,你耐心去讲述你的故事,你的听众同样也会用耐心去回馈你的故事。
这就是讲故事需要注意的几个重点。
人类爱听故事的天性决定了无论在任何场合,故事总是胜于事实,情感总是胜于逻辑。获取影响力的方式之一就是讲好一个故事。《故事思维》正是这样的一本书,教会我们懂得聆听,如何选取故事,怎样运用我们的情绪、表情、手势等去说出我们心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