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来大城市打拼的人,本想着生活也可以有诗和远方,可现实永远跑在想法之前,狠狠的给我们一巴掌。什么都涨得很快,唯独工资不涨。买不起房的人,以为租房可以节省费用,可是现在恐怕连租房都租不起了,理想中的对象似乎也离自己越来越远了。
群里有个89年的小伙,在上海待了一年多,前几天刚回到老家,准备在老家省城发展找对象。问其原因,主要就是生存压力太大,收入6000多,都赶不上上海的平均水平。存款少得可怜,依靠这点儿存款投资理财,但是回报又太慢,更不敢奢想在一线城市买房了。
且不说找对象在哪里发展的问题,不论在哪里发展,都得有真本事,否则工资可能也只是在平均水平左右徘徊。
而没有基数的投资理财,对于生活改变,大多时候也是杯水车薪,不可能一下子让你实现财务自由的。
现在的工作收入和各方面压力,让人如此堪忧,那未来我们的生活会怎样呢?
未来养老资金需要多少钱?
根据央行公开表明的数据,2017年年通货膨胀率为7.5%,而四大银行三年期储蓄利率最高也只是2.75%。
改革开放以来至2017年末,中国大陆通货膨胀率平均值约等于5%。
在上海,一个普通老人的生活费在3000元左右,如果日子要过得舒服一些,比如出去旅游消费等等,得5000元。如果继续按每年5%的通胀率计算(未来通胀率可能要高于这个数字),现在每个月3000元的成本,与30年后13000元(3000乘以1.05的30次方)等值。
也就是说,按30岁计算,到60岁时,每个月生活费要13000元,活到80岁,至少得3120000元。
在三四线小城市,按现在每个月老人1000元的生活成本计算(这很实际了吧),到60岁时,生活费水平为4300元,到80岁至少需要1037000元(这还没有算上60岁-80岁之间的通货膨胀呢)。
我们在大城市打拼,哪怕退休回到老家生活,至少要100万的养老生活费。想想这个数字一点不浮夸吧。
每个月存多少钱合适呢?
看下图每月存款计划表:
按照5%的复利计算,每个月差不多要存1500元,连续存25年,退休时才能赶上现在的最低100万生活水平。年龄越大,每个月要存的数字也越大。按照基金投资8%的复利,每个月要存入1045元。要按照300万的生活标准,每月存款数字再乘以3。
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大家基本上做不到连续25年的复利投资,也就意味着,我们需要存入更多的钱才能面对未来生活。
也许你会说,我有社保养老退休金啊,担心什么?
咱也知道,很多企业给咱们缴的社保是按最低水平计算的,那么在上海最低水平缴纳社保30年,根据公式计算,到60岁时每个月你能拿到的退休金是5592元,还不到13000元基本生活费的一半呢!
你还指望社保么,更别说目前国家社保基金缺口10万亿了,我们的下一代出生人数越来越少,还能指望谁来给我们养老?
如果你的收入还赶不上当地平均水平,得要好好考虑一下了。
我们现在能做的是什么?
1.尽可能努力赚钱,积累本金。现在年轻人有几个不是苦逼哈哈的呀,但想想今后的生存问题,如果你工作几年了,连存款都没有,你还认为你现在的消费合理吗?
实现被动收入的途径是靠投资理财,但必须要有本金,只有本金越大,被动收入才会越多。10万元投资,翻一倍才20万元,若100万来投资,翻一倍就是200万。
2.坚持定投20年以上,你可以投资基金,也可以投资某只股票,你若不满足于国内市场,海外市场也是不错的选择。前提是长期定投,因为时间和复利是最重要的因素。
3.健康问题是我们财富自由路上的重要因素,只要生一场大病,可能所有的积蓄瞬间就没了,最痛心的是,连收入也没了。谁也不能预知自己的健康问题,那就提前做好准备,买好保险,像意外、重疾及医疗、定期寿险等, 都要作个规划,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杠杆。
4.多学习相关的投资知识,研究基金,分析企业的成长性,严格按照定投纪律定投,有了闲钱,跌了就加点儿仓。只要基金没有问题,涨跌只是数字变化。
投资是一项长期的事,任何短期的波动,长期来看,都是微乎其微的。在乎每天波动的人,要么是闲着无聊没事找事的短期投机客,要么就是拿着养家糊口的钱来投资了,因为这笔钱亏没了,日子就过不下去了。
如果没有十年以上的持有计划,那么就别进行投资了,不如拿着这笔钱,该吃吃,该玩玩,日子过得也蛮潇洒的。
种一棵树尚且都要十年的时间,何况是投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