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老娘舅的招牌设计引起了设计圈很多朋友的讨论,我也关注到了,正反两方面意见都不少,不过观者有心,得到的启发与经济分析训练的收获反而不小。
看到有网友提到:老板没时间或识别不了设计的好坏。诚然,设计偏于艺术,没有严格科学学科要求的逻辑规格,偏向于个人主管把握与体验。一个老板对设计的判断能力也就隔着两个不小的困难:
1,老板的时间,机会成本较高。将时间花在那方面更划算?
2,即便选在花时间来搞清楚,但设计毕竟是一门不好把握的知识,这含义着老板要真正懂得当下这个设计的利与弊,所面临的信息费用极高。
虽然设计品类信息费用较高,但我们生活中却随处可见,确实也装饰着我们生活的世界,带来了不少美好的体验。由于理解设计价值的信息费用不菲,导致设计品类的价值体现,价值提升所面临的难度不小。于是维护品类的价值就会成为整个设计行业比较重要的内容。
既然信息费用较高,阻挡了品类价值上升的空间。那么直接降低信息费用的方式,如:衍生出的各类奖项,协会认证,高校等提供信任状的安排便会层出不穷。
另一方面,同样是因为老板们理解设计的信息费用不菲,也含义着品类价值在业内的分配不容易界定。打架斗殴可以协助界定,但这样来约束价值的分配,品类价值会消减的非常快,当然,也不是设计师们所竞争的方向,否则,设计师个个都是身怀绝技的拳击手。
品类价值消减最小的方式,就是用资历或辈份来协助界定,特别是界定那些高昂信息费用下难以分配清楚的那部分品类价值。不至于整个设计品类的价值被高企的信息费用给废了。
信息费用高企与约束竞争的合约含义,可以进一步推断,在信息费用更高的品类里,如:古董鉴定行业,资历辈份象限会更佳突出。降低信息费用的信任状也从奖项,名校上升为名画上各路名家以自身声望做担保,留下的盖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