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人物的一篇文章《一群穷孩子的人生实验》刷爆网络,它触及了一个长久且深刻的社会话题——教育是否还是穷孩子实现阶层跨越的有利途径?这个由中科院和爱心企业家以及热衷中国教育事业的教师联合发起的“青云计划”,旨在帮助天生聪慧但家庭贫困的流动儿童,让他们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长大后能够进入全国前十、全世界前三十的大学,彻底摆脱父辈的命运;他们希望能把孩子们从越来越严密残酷的教育筛选中豁免出来,让他们逾越阶层、跨越界限,进入另一个世界。但结果如何呢?
受制于中国的户籍制度以及孩子们贫苦的原生家庭等诸多因素影响,这个项目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理想,24个孩子,有一些孩子在小升初的时候就放弃了继续参与实验,被父母送回原籍读书,中间也陆续有一些孩子中途退出,最终坚持到后面的孩子,有北京户口的顺利上了北大或出了国,剩下的一部分去了提供全额奖学金的西澳大学,还有几位磕磕绊绊,最终在国内上了本科或专科,极少的人只读到高中或没了下落。从这个结果来看,有北京户口的孩子比没有户口的孩子,他们的求学之路似乎更为顺畅,同样的教育环境、相同的自身条件,但是出生不同,命运也不一样。
希望通过教育改变孩子命运的不仅只有“青云计划”的项目发起人们,还有远在云南大山深处的张桂梅,她一手创办了华坪女高,专门接收来自贫困家庭的女孩子,希望她们通过教育走出大山,她对他们的唯一期待就是能飞多高就飞多高,不要惦记起飞的地方。当我听到张桂梅老师和她的华坪女高的故事的时候,我心生敬佩,这世间竟还有如此单纯、善良、执着的人,她为了这些贫苦家庭的女娃献出了自己的一生,这种大爱、无私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牺牲自己的人生,只为成就无数个贫苦家庭的女孩。张桂梅老师的愿望是希望这些女孩能够到国内一流的高校读书,能够上清华北大,但是无论老师和女孩们多么努力,他们也只能够得上普通的一本、二本,幸运的话,能有个别考上985;不是他们不聪明,而是从一开始他们跟城市里的孩子就不在同一个起跑线上,享受的教育资源是不平等的,原生的家庭条件是有差距的。所以无论大山的女娃们多么努力,他们也很难够得上出生优越的城市里的孩子的顶配人生,但幸运的是,他们摆脱了父辈的命运,走出了大山,无须在家乡脸朝黄土背朝天,也不必在务工的城市干着最辛苦、收入最微薄、地位最低的工作,这也算是一大跨越吧。
“青云计划”的孩子有幸去了新东方国际中学读书,和有北京户籍的孩子同在一片蓝天下享受着国际教育,穿着同款校服的他们看不出有什么不同,但是到了高三,差距一目了然,有北京户口的孩子可以自由的选择心仪的专业和大学,但是青云学子他们只能在是否要去提供全额奖学金的西澳大学还是回原籍参加高考之间做选择,回原籍的孩子他们家庭承担不了每年5万元人民币的生活开销,有些孩子的家庭甚至连一张飞往澳洲的机票都承担不起,这些天资聪慧的孩子就这样走向了命运的分叉口。这部分是最触动我的,因为我在上海读书的时候,因一场志愿者活动,认识了一群在国际中学上学的孩子,当时他们还是高二,转眼三年过去,他们已经都去往了各自心仪的国外的大学,看着她们在朋友圈分享的大学生活,除了羡慕、我只能羡慕,因为我无法企及。优越的家庭环境带给了她们广阔的见识,而见识高于知识,教育不在于让孩子们掌握多少知识点,而是让他们看见世界。
但现实是,无论是见识还是知识,贫苦家庭的孩子都很难超越出生优越的孩子。我就是最好的例子,作为家里最小的孩子,我有幸读到了硕士研究生,但是我却没有勇气读博,一方面是因为读博确实难度比较大,考博容易但毕业难,很多人读到一半就中途放弃了;另一方面是来自经济上的压力,我不想我的父母一把年纪还在辛苦的工作,挣钱供我读书,看着别人家都盖起了小洋楼,但是我们家却还是一层不变,这让我很内疚,我不想带着愧疚去读书。而我身边的朋友也经历了相似的抉择,985毕业的她一直想读研究生,但是因为家庭的压力,她放弃了,她说不想读书读到年纪很大,让父母负担她这么久的生活,所以最后一毕业就出来工作了。而另外一个朋友,跟我一样读到了硕士,但选择做大学老师的她却不敢继续读博,即使工作了两年后,她也依然不敢读博,因为每年十几万的学费让她犹豫了,她为自己还有读博的想法感到惭愧。我们都是懂事的孩子,可是我们也不想做懂事的孩子呀,我们也想自由选择自己的人生,做自己喜欢的事,过自己想过的人生,可是现实会不断的告诉你,你不被允许,我们只能一次次向现实妥协,继续着不甚满意却又是当下最好的安排的人生。
无论是青云计划的孩子,还是华坪女高的女孩子,亦或是我和我的朋友,出生于贫苦家庭的我们,虽然在现实面前我们会面临妥协,不能像出生优越的孩子那样自由的选择人生,但是我们还能通过教育实现阶层的流动,尽管这个流动很小,但是日积月累,通过这个小口,还有实现跨越的可能。而相比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因为精英阶层对资源的掌控、高昂的教育费用,阶层已基本固化,穷苦的孩子很难通过教育实现阶层的流动,所以相比于他们,我们还是幸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