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在看租房的信息,昨天才看到最近公布的最新经济数据,简而言之,便是经济形势不好,内需不足,外贸受挫。
之前对此不是深有体会,直到最近要开始租房子,那才真正的明白为什么会内需不足,理解了为什么国家这么多年以来倡导扩大内需,但却并没有什么实际成效。
在北京,四环之内的房子不敢租,一个一室一厅四十平的简装房子得5000左右,如果要求再高点那就直奔5000或者6000去了。虽然之前一直跟朋友调侃天通苑,但最近无奈之下看了那块的房租,才知道原来那块我也租不起。后来又打听了下,说是今年房租又涨了。
之前一直在学校里厮混,虽然早已不相信什么阳春白雪,也不信那些所谓的学者满嘴的情怀与梦想,但现在现在才知道什么叫做生活,什么叫做现实。
在北京租房子的大多是些什么样的人呢?二十到四十岁之间,事业尚未开始,或者还在事业的开始阶段,尚未成家或者刚刚成家,有孩子的也就是在幼儿园、小学和初中这三个阶段,为什么没有高中的呢,那还不是因为不能异地高考。
对于这些人来说,收入高的暂且不说,收入低的可能也就勉强混个温饱,大多数人平均的收入也就是一个月一万到两万之间,扣除了五险一金和所得税后,一半的钱都砸到房子里了。即便夫妻两个,那不还上有老下有小吗?
对一些有孩子的家庭来说,还好最近不让办辅导班了,但这种不治本的方法又能延续多久呢?被贩卖出来的焦虑,难道仅仅是把一些辅导班停了就能解决的吗?
当一个月挣来的工资,一小半或一半都给了房东,又能拿什么去用来消费促进内需?做个月光族吗?这个世界,真是一种越发荒谬的让人越发感觉到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