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末,去上海的高铁上。
我从合肥南上的车,靠窗F的位置,径直找到位置坐下。
坐下没多久,发车了。
拿起手机,戴着耳机,随便浏览着新闻,偶尔看一眼窗外风景,打发时间。
过了一会,听到隔壁座位人在大声的说话。
我把手机声音关了,顺着说话声仔细看了一下说话的人,大概是位七十来岁穿着简朴的老大娘。
以下是我听到的对话。
“好啦,可以喝水啦。”
“哦,好的,谢谢你啦,出门时我害怕杯子漏水,把杯盖拧得好紧,现在自己都打不开,多亏你喽!要不然水都喝不到!”
原来她是请隔壁的人帮她拧杯盖的。可能看我戴个耳机就没打扰我。
我这才发现,她的水杯不是普通的茶杯,也不是常规矿泉水,是一个花花绿绿的饮料瓶,自己罐装的白开水,可能装的时候是热开水,凉下来之后,塑料瓶身热胀冷缩缘故吧,有一点凹凸不平,杯盖也不好拧开了,就找隔壁人帮忙。
“老人家,你这是到哪去呀?”
“我上我儿子家去,我儿子在无锡。”
“你一个人去吗?没有别人陪你呀?”
“我是从金寨坐车的,我家丫头把我送上车的,一会快到无锡,我孙子会来车站接我,没事的!”
“老人家,你很有福气嘛,孩子都很孝顺哦”
“是的是的,孩子们都很不错哦,我家孙子今年刚刚参军了,马上就要走了,我现在过去看看他们。我家儿子媳妇他们都在无锡打工,我家孙子今年大学没考好,不想上,然后就参军了,参军也不错哦!”
“是的,男孩子到部队锻炼锻炼不错哦!”
“我家孙子很懂事,高考完了之后,就自己到他爸妈那去了,也跟着后面找了一份活在干。”
“现在年轻人这么勤快不容易哦!”
“是啊,我家孙子就是我一手带大的,从上小学开始就跟着我,看我忙一有空就帮我干活,孙子人老实,又好勤快的。”然后又笑着说了一些带孩子小的时候多么辛劳又有趣的事情。
这时候火车报站了,大娘赶紧转过身来问我:
“姑娘,这是到哪里啦,是不是到无锡啦?”(这个年纪被人喊姑娘,内心还是有一丝窃喜的)
“这才到南京,还早呢,还要一会。”
“哦,姑娘,你到哪里呀?”
“大娘,我到上海,比无锡还远一点,到无锡的时候我会喊你的,放心,不会坐过站的。”
“那就好,他们会给我提前打电话的,我有电话”,说着,她从口袋摸出一个手机给我看,看样子像是老人机。
隔了一会,她又问我,“姑娘,你从哪来的?”
“我是从合肥上车的。”
“合肥?合肥呀”,她喃喃自语了一会,然后,又对我说:
“姑娘,我是在金寨县XX镇XX村的。”
我愣了一下,没想到大娘如此淳朴,我还没问,就自报了家门。可能在她心里,觉得因为自己问过了别人是哪里人,她就要同等对待,有必要告诉我她哪里人,还说的那么具体,尽管我没问。
突然间觉得,这老大娘跟我的姥姥好像。
这时候她的电话响了。
她接了电话:“我还没到呢,还要一会,车上有人跟我讲了,到站了会提前跟我讲,不会坐过站的!”
挂断电话,她笑嘻嘻的对我说:“刚才我孙子问我到哪里了,他来接我啦”。
“你家孙子很懂事,也很孝顺哦!”
“是的,马上他就参军了,在部队里再锻炼几年,就更让我放心了!”
“大娘,您好福气呀!”
她也开心的笑了。
不多久,她又接到电话,不用大娘跟我说,我就知道是她孙子打的,又问她到哪里了,估计是担心她坐过站。快到无锡站前十分钟左右,大娘就跟我打了声招呼,说是孙子已经在车站等她了,提着她的布包,乐呵呵到车门那去等着了。
无锡站停车。再发车时,大娘原来的座位换了个瘦高瘦高的年轻小伙子,推着一个很大的行李箱,立在过道上。
很时尚的年轻人的打扮。发车后不久,他也戴着耳机,看着视频,打着游戏。
我也继续闭目养神。
过会儿,我听到好像是他在跟人说话。睁开眼睛一看,是小伙子的行李箱,车厢晃动中碰到了前排人,在跟人家解释呢。
前排的人约莫三四十岁的大姐,估计也是热情爽快的人,继续跟小伙子在唠嗑。
“小伙子,你带这么大的箱子干嘛呀?”
“我是去上大学的,学校开学了。”
“大几啦?”
“大一,刚刚开学。”
“大一开学?你一个人去?你家里人不送你上大学吗?”说实话,我也很奇怪,也想这样问他。
“不用我家里人送,我自己可以呀”
“你去哪个学校上学呀?”
“上海健康医学院。”
我脑子里飞快搜索了一圈,上海有这个学校?好像没听过,是不是职业技术学院啊。
“这个学校是公办的吗?”看来那位大姐跟我是有一样的疑惑,已经开口问了。
“是公办的呀,在上海浦东。”
我悄悄点开手机,打开百度搜了一下,果然,有这个学校,在上海浦东,也的确是公办的,在此为自己的孤陋寡闻惭愧十秒钟。
“你真厉害,上大一都不用家里人送啊!”
“嗯,其实呢,我也不是太喜欢这个学校,所以不想让家里人来送我”,小伙子慢吞吞说起来。
“那你为什么不喜欢还上这个学校呢?”
“因为高考没有考好啊。”
“哦!”
“其实呢,我倒不是对医学院不喜欢,我主要是不太喜欢上海。”
我再次仔细打量了一下小伙子,瘦瘦的高高的,皮肤白白的戴个眼镜,除了有点文弱,没有啥再特别的了。
在我的印象当中,大部分人都是喜欢上海这个城市,为了能在上海而宁愿选择一个不太喜欢的学校或者专业,这样的人不要太多,以至于上海普通的一般的高校,对外省的录取分数线都似名校超高,那一份傲娇呀,让人又爱又恨无以言表。。。像这种直接就说不喜欢上海而又选择上海高校的,我还是第一次遇到。
可能他也觉得他的这番话吸引了周边的人的眼光,因为,好像大家目光都朝他这边看来。
尽管没有人再问他为什么,那小伙子还是继续喃喃自道:
“我主要是不喜欢上海的氛围。”
我暗自吃惊,不就是才刚刚高中毕业嘛,一直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之下,又没有什么社会经验,咋就说到不喜欢上海的氛围了呢?那上海的氛围又是什么呢?这么一想,我也有点迷惑了。因为我也不知道他说的上海的氛围是什么。
“我喜欢丽江的氛围,喜欢大理的氛围,以前放假的时候去过丽江,大理,就喜欢那里的环境。”
他慢慢叙说着大理的美和丽江的好,语气舒缓,非常投入的样子。
好吧,我承认我看不懂年轻人了。这是城市氛围吗?即便是城市氛围,这两个放在一起 ,完全没有可比性呀。上海和丽江相距2800公里,自然风光不同,发展方向不同,侧重定位不同。在上海,感受到的是大海的涌动,强劲的步伐引领着时代的潮流,望不尽的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在丽江,守望着大山的静穆,白茶清欢别无事,我在客栈等风又等你,本来就是两个世界啊?
我在想,这个小伙子要么是戏精附体,要么是个文艺青年,作为一名短途的火车邻座人,我听听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