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发现自己特别爱学习,会计,英语,画画,跳舞,游泳,插花,可发现没一样学会了的,就觉得挺对不起自己的钱,还有花了的时间,精力,每次有新的想法,又开始蠢蠢欲动,去还是不去,想到那么多半途而废的,便开始对自己不抱信心,然又不想放弃,纠结中像是摇摆不定的天平。
当我下定决心时,我开始给自己制定计划,写在纸上,放在手机,比如看书,计划一个月看一本,300夜的书分成30天,每天10页,合计5张,我认为这样比较容易,坚持了几天后,常有朋友喊去一起去KTV,同事吃饭,陪同逛街,看电影,又丢一边了,睡前翻一两页就睡着了,一本书常常翻了三分之一就成僵书了。学习英语也如此,好困惑,自己对自己又太宽容,想着明天开始,明天一定督促自己,明天成为今天时又开始没要求了。
在一次读的一篇文章里关于商业成功的六要素,简称TTPPRC,在trend趋势 traffic流量 pakage包装 product产品 resivist可重复性消费,cost成本六要素中,我发现resivist举的案例和我学习容易放弃点像,drew something一开始在游戏top是领先的,让多少人疯狂着迷,抱着手机下班地铁公交不停地翻有道词典,其频率比微信还多,一天冲三次电都不够用,成功一时风靡游戏圈的APP,后来也很快陨落
重复使用的功能有两个决定性因素:一是产品的天然因素,二是设计者的设计,对照以上游戏后来的失败,明显是设计者的设计出了问题,他没有积分功能,没有完成简单到复杂解锁功能,所以,很容易被重复的游戏过程厌烦,最后被抛弃。
我把这点,和自己学习容易放弃的原因相结合,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给自己设定奖励机制,从简单到复杂从少到多的解锁攻破,每次什么都想要,什么都碰一碰,最后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跟不上,放弃后循环造成的压力,对自己信心打击很大,我想以后,每次做一件事,完成了奖励自己一个小礼物,接着做第二件事,完成了奖励相应的礼物,如果比较有难度的,且在分解时,把奖励按难易难穿插其中,奖励意味着做好了,也是信心提升的过程,这样就不容易放弃了。
相比有些牛人,一生只做一件事,这样会不会更有趣,当然得自己喜欢。这只是个没实施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