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有限的阅读里,我所确信的一本好书应该是像绘画一样,充满了留白的。
作者将自己脑中的故事呈现在读者面前,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有多面。
当这个人物在故事里活过来以后,剩下的情节,不过是顺其自然地发展。至于人性的善恶对错,这不该是作者来评判的东西,而该由读者自行感受和体会。
一本有趣的书就和一个有趣的人一样,会让人惊觉,先前的等待都是值得的。
而随着这种喜悦情绪的递增,你就很难不把它表露出来。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精品选》里,第一个让我感到惊喜的是许地山的《春桃》,在我还没来得及刷新脑中对现当代文学作品的印象时,我又读到了矛盾的《创造》。
《创造》的情节并不复杂,但人物心理实在有趣。
男主角君实是个优秀的人,放在现代,也是个有胆有识的富二代。他的愿望是找一个理想的灵魂伴侣一起生活,然后游历各国,为祖国社会人类服务。
小说的侧重点在他选择灵魂伴侣这件事情上。灵魂伴侣追求的是精神世界的共鸣感。在这个基础上,君实又与别人有所不同。因为他是一个将“完美”追求到极致的人。
在大多数同龄人成婚的年龄,君实依旧单身。他花了五六年的时间寻找这个灵魂伴侣,最终却一无所获。深思之后,他决定找一块璞玉自己创造。于是,他找到了娴娴。
娴娴是君实眼里完美的璞玉,他的人生大计在遇到娴娴后,变成将她打造成另一个自己。娴娴继承了父亲的聪明豪爽以及母亲的温和精细,虽不曾读书,但天资聪颖,一学就会。
结婚后,君实开始雕琢这块璞玉。他给她看指定的书,并将自己的思想灌输给她。自然科学、历史、文学、哲学、现代思潮等等,他从思想上把她教化成自己的翻版,从行为举止上把她培养成自己喜欢和欣赏的模样。娴娴从一个娇羞的少女变成了举止优雅,性情活泼,见识广博,深受大家喜爱的人儿。在男女之事上,也不再避讳。
娴娴不爱看报,君实花了三个月的时间,才让她接受看报一事。至于其它特质,可想而知,君实到底花了多少工夫。
不得不说,君实对娴娴的秉性了如指掌,他甚至能通过自己对她的了解,一点点地改造她,将她变成自己理想的模样。然而,当娴娴从一个深闺少女变成社会名流之后,她所接触的人事,开始对她产生影响。为了杜绝自己的作品被别人恶意篡改,君实恨不得她跟所有与自己有不同想法的人断绝来往。然而,他也意识到这是不可能的。所以娴娴的改变,也是他痛苦噩梦的开始。
如果说爱上一个人是因为这个人精神上和自己产生了共鸣,那么个体化的差异就是导致摩擦和争吵的起源。
自己存活于世是一种流于意识的感觉,共鸣感产生的一刹那,自身会有一种自己的思想被看见,被触摸到的感觉。这种感觉让人觉得亲切,因为自己被看到了。君实追求的,不仅仅是看到自己存活于世的实体,更是希望自己的思想,自己的一切被复刻,从而被记录下来。这个复刻版就是娴娴。所以君实不允许娴娴有自己的思想,更不允许这些思想和自己相反。
多么自负的人才会有这样一种心态,又是多么渴求存在感的人才会这么热切地希望自己的一切在另一个人身上呈现。
君实从头到尾追求的都不是与另一个人一起生活,彼此陪伴,而是苦苦寻找遗失在这个世界上的另一个“我”。如果“我”是存在于世界的肉身,那么具有相同想法的那个人,就是“我”存在于世界的证明。
那些急于被证明的共鸣感,那些所谓的相同相似,不是因为我们对对方的了解和喜爱,而是因为我们对自己的了解和喜爱。“我”想看到的不是不同的人所带来的思想和价值,而是想看到自己的存在是有价值的。
然而,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当娴娴这个“复刻版君实”学会了思考,学会了独立面对眼前的大小事宜时,她就注定了会和君实越来越远。因为这个世界上本来就不存在一个和你完全一样的人,否则,你的可替代性就注定了你是没有价值的。
当君实意识到娴娴的改变后,一直生活在自我压抑的情绪中。最后,娴娴说,她先走一步,如果君实不赶上来,她也不等了。君实恍惚看到,曾经是一只小兔子在他面前,而后来,这只兔子渐渐幻化成人形,最终变成了娴娴的样子。
娴娴从一个没有自己思想的人转变成了一个独立的,具有自身灵魂的人,真正的完成了创造的主题。而这个原本是创造者的君实,却陷入了自己的世界,再也没有前进一步。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似乎就是这样,相似点越多,彼此越亲密。这样的人似乎天生就对我们有一种吸引力。然而,真正深刻的交流,却不是因为这些相似,而是深知彼此的不同,磨合后,依旧能够欣赏对方作为一个独立的有价值的个体而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