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红楼随梦”50)
话说,正处于性萌动期的贾宝玉,此时梦在太虚幻境中,云里雾里,心里怪暖洋洋得,恰似醉意朦胧,缠缠绵绵。宝玉先是由秦氏引领着,其后又被警幻仙姑接引。
依照老师的艺术设计,这警幻仙姑是于梦中來设局警示宝玉的,因此布置了太虚幻境,太虚幻境牌坊上的那付对联,含意之深可谓齐天高论。
何为“假作真时真也假,无为之处有还无”呢?
我的理解是,自然界的一切的一切,都因条件而存在,即是佛道说的缘聚缘散。从佛道的如炬目光中;从天老地荒,遥距亘远的高度和视角上看,星系也只是一片火云,星球不过弹丸之地,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极渺小而且时间极为短暂,如果用相对论分析,既便人倾其一生纠结的大事,如果放在太空看,只是一瞬间的生灭,其至忽略不及。
想开了,一切不叫事,想不开,固执在一个点上并无限放大,就会成为不可逾越的高山,君不见有人为了一句话一个字,竟然动了刀子,玩上了性命!
话扯得有点远。
那假作真时真也假,意思是世界万物是有条件的,处于不停的发展转化中,你变我也变,大家都在变,一切皆相对,虽然人们追求善始善终,而大部分却是半途而废了。
从这个意义上讲,发展变化是绝对的,永恒真理也只是相对而言。
因此,真真假假纠缠不明,假作真时真也假了,无为之处有还无。这句话不但警示宝玉,也旨在警示生活中的众人,真与假大与小实难定义,全在人的境界感受。
然而我们不能迷信,因为这都是在独特的艺术场景中出现的,红楼一梦不代表社会大众在现实生活的感悟。
前文中咱说过,由于曹老师的家庭个人的悲剧遭遇,他的描写是从悲剧的视角,倾向于看破红尘的艺术渲染,更多的是纯心理艺术层面的。而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人们更希望努力的过程,过程如同修行,也是实实在在的生活。事物包括情感的过程,体验并体现着人生的价值,苦乐年华。如果万众一心,就能梦想成真,正所谓天不欺众!
警幻仙姑要使宝玉在梦中体会,他冥冥之中内心世界的瘾秽颠倒,混乱不堪,因此,就布置好了警示之局。
书中警幻仙姑所设太虚各司,真令人惊恐,什么痴情司,结怨司,秋悲司,朝啼司,暮哭司,春感司,秋悲司,薄命司。
这些司似乎都能对应着黛玉在红楼一梦中的;某一阶段的还泪心境。
难到黛玉内心世界的悲剧色彩,是老师的主笔调,主视觉?
宝玉看到警幻仙姑的这些布局了吗?
一定是看到了,但此时宝玉处于意瘾十足的梦中之幻,主要的心理是暖洋洋得,温香脉脉得,他既不明白局中之意,也不向这方面想,只是怀着痴迷迷的好奇心,随意地跟着仙姑看下去。
又见一处宮门上方,高悬四个大字:
情天孽海!
又有一副对联:
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
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酬。
唉呀!看到这幅憾天恸地的对联,尤其是经过男女悲欢离合的人,不翻倒才怪呢!
可叹那飞天入地,古今无数的痴男信女们,由于阴差阳错,贪色好情,性格相搏,所以就内心纠结,扯拽出多少情仇心债,情不了,不了了之!
我似乎看到了,在老师的眼中,是铺天盖地的孽缘灵尤,个个劈胸掏心,痛苦悲怜。
然而,我们又须理智,老师的艺术描写有其强烈的幻梦色彩。而在现实中,虽然男女心境时空不同,然而,千里有缘终相聚,时空各异好穿越,问题是不要太贪执自我,一旦分裂又不放手,寻死要活得。因此应当善成好聚,好说好散,顺其自然,得那妙聚妙散之法哉!
宝玉看了此付对联,心理嘀嘀咕咕并不明白,他只是怀着嘀咕咕的好奇心看下去,看了各司这些名目,他心里更好奇了,便央求警幻仙姑去各司里“游玩游玩”。
宝玉进了薄命司。这里又有一付对联:
春恨秋悲皆自惹,
花容月貌为谁妍。
宝玉看了,知是感叹,没有.也不可能联系到自己,他不是先知先觉。
看到这付对联,我强烈地感到,警幻仙子再三对宝玉的醍醐灌顶,耳提面命,好像要用猛力劈开宝玉的胸膛,把这付联意装进他的心里。
宝玉继续看下去,他看到了有十数只大橱皆用封条封着(无论天上地下,天界仙境,凡重要的机密都贴有封条)。
原來橱内装有金陵女子的命册,而且有正册,副册,又副册之分别。
难道仙界也有高低贵贱之分?看來……也是假作真时,真也假了,无为有处有还无,名存实亡了。
各位文友,下回且看册上都表明了什么。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