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入户锁门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多数人给出的答案是——寻找快乐。好多人追求权利、金钱、名望也是想通过这些去获得快乐。
可是,通过金钱、权利、感观刺激获得的快乐却那么短暂易逝,已至于使许多人沉溺其中,无法自拔。调查显示有钱人的幸福指数并不比普通人的幸福指数高多少,说明金钱的多少与人生幸福并不总是成正比。
快乐来自于他人的承认,来自于外界的回报,但终究来自于内心的愉悦。
什么是心流
关于心流,积极心理学的奠基人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在《发现心流》一书中,给出了定义。
心流指的是“许多人形容自己最杰出的刻那种水到渠成、不费吹灰之力的感觉,它是运动家所谓'巅峰时刻',艺术家和音乐家所谓'灵感泉涌'的状态”,是在让自己变复杂时一种全身心投入的最优心理体验。人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沉浸在一项事物中的忘我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时间仿佛也发生了扭曲,以致于当事人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
为了解释心流,契克森米哈里创造了“精神熵”一词。熵,本来是热学里面的一个词,指的是事物变的无序的一个状态。熵值越高,事物越混乱,一个孤立系统的最终结果就是——热寂。而精神熵指的是人的精神混乱状态,当人的思想杂乱无章时精神熵增加,而精神、思想趋于统一时就是负熵,负熵不断增加,就会出心流。
对于这种心理体验,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特别是诗歌中也常有描述。比如南宋诗人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里那句“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又如“到乡翻似烂柯人”中引用的《述异记》中的晋人王质,上山砍柴,发现两个童子在下棋,看的入神了,等到一局结束,发现斧柄已经烂掉了。
诗人和剧作家是最容易出现精神混乱的一个群体,不过写作是一个降熵的过程,通过写作他们混乱的思绪又趋于和谐。宋代词人李清照因为时局动荡,爱人不在,曾写下:“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的诗句,在百无聊赖中,词人的精神熵不断增加,还好通过诗词的创作,让她的精神熵又降了下去。
《发现心流》并不是一本心理学方面的学述著作,而是一本面向大众的普及型读物。通俗易懂,但却引人入胜。作者对心流的产生的条件做了完整阐述:
第一,要有明确的目标;
以前我一直喜欢这样一句话:坚持不是为了希望,努力也不是为了成功。至于为什么,也并没有去深入思考。读了这本书才明白,这或许就是生命的意义-享受过程。钓鱼的乐趣就在于钓鱼本身。
登山者设定登顶的目标,并非因为极度渴望登顶,而是因为有了目标才能充分过的登山的体验。但明确的目标有助于体验心流。充实的巅峰体验来自于成长过程。
目标感的意义在于防止我们人生长河中迷失自我。
第二,即时的反馈;
第三,投入注意力;
第四,能力与目标相匹配。
休闲
心流在工作、休闲、独处时均可产生。休闲可以分为主动休闲与被动休闲。
被动休闲指的看电视、聊天、甚至是喝酒、滥用药物等。在被动休闲时,人因为目标缺失,较少注意力的投入,精神趋于涣散,精神熵会增加。这种休闲方式,虽然较少压力和焦虑,但是对个人的成长提高却起不到多大作用,也不易产生心流。
主动休闲,指的是读书、运动、从事艺术工作等,人们在从事这种休闲活动时,心流往往会更容易出现。具德国一项大范围调查显示,经常读书的人,有更多机会体验心流。
如何才能避免因工作不自由休闲无目的而觉得人生失去意义的两极分化呢?
一是发挥创造力让工作变的和娱乐一样有趣。如果在工作中的确找不到乐趣,另一个解决办法是让空闲时间变成真正的心流体验时刻,借以开发环境和自我的潜力。
如何展开一场愉悦的对话?
第一,发现对方目标
其次,将自己的经验知识应用到对方的话题之中,千万不能喧宾夺主。
自得其乐的活动是指活动本身就是其目的。
时间与精力
首先,我们要养成做什么事情都全神贯注、运用技能的习惯。
第二,我们每天可以投入若干精力到我们厌恶、未曾做过、想做却嫌麻烦的事儿上。世上的事何止千万,若不肯花费心思,便无法尝到真正的乐趣。
如果任由光阴由指缝中流去,时间很快就会被用完。
掌控注意力,便能掌控体验,进而控制生活品质。掌握人生的唯一方法就是学着让意图与精力同步。
了解自我
人必须了解自己,进而掌控自我,方能拥有美好人生。
了解自我要学会反思,并不是指在失败沮丧时的反思,而是要养成在斗志昂扬、对生活上很满意时,才反省人生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