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作者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任教于美国加州克莱蒙特大学,提出并发展了心流理论。他一直在关注人类的积极心理体验,完成了大量经典的研究工作,是该领域很有权威的学者。
关于本书
本书系统阐述了心流理论和进入心流状态的条件,从日常生活、休闲娱乐、工作、人际关系等方面,告诉人们如何进入心流状态。对于专业人士来说,它是理解积极心理学不可或缺的理论素材;对于普通读者来说,这更是一本提升幸福感的行动指南。自1990年出版以来,被翻译成30多种文字,影响了很多人。
核心内容
心流能够给我们带来一种积极的生命体验,从而给我们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提升生活质量。
前言
《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这是积极心理学的世界级领军人物,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关于心流理论的第一部著作。
了解心流有什么用?可能你会发现,现代人总是处在两种不幸福的状态,不是因为生活平淡而觉得无聊,就是因为压力太大而焦虑。而心流理论,恰恰能够对抗这些不幸福的体验。因为米哈里发现,专注能够带来幸福感。
这本书有20万字,我会用25分钟的时间为你讲讲这本书的核心观点:心流能够给我们带来一种积极的生命体验,从而给我们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提升生活质量。
所谓的心流,说的是这样一种状态:就是人们在全神贯注做一件事的时候,那种沉浸其中的忘我状态。这个词英文是 flow ,流动的意思。你看,用它来表示那种水到渠成的心理感受是不是很形象,它就像海底看不见的洋流,只要专注地保持浮力呆着,水流就能带着你在海底畅游。
米哈里观察了很多顶级的艺术家、运动员、作家、主持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其实你肯定也有过心流体验,比如画画、下棋、上网、打游戏的时候,当你忘记时间、忘记吃饭、忘记上洗手间,你就已经处在心流当中。
米哈里的创新之处在于:首先,他对于心流状态下人们会产生哪些心理体验,给出了清晰而精准的描述,提炼出了心流体验的核心要素,并且系统地阐述了达成心流体验需要哪些前提条件。其次,他使用严谨的科学方法来研究心流,如经验采样法,也就是记录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心流体验。采集这样的数据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米哈里领导的团队在几十年的时间里,积累了大量有价值的数据。所以,米哈里使得人类对于心流现象的理解,首次超越了日常观察的层面,进入了科学研究的范畴。
从三个方面来讲讲心流理论:首先,我们来探讨,什么样的人才能达到幸福的境界。只有学会掌控意识的人,才能决定自己的生活体验,从而达到幸福的境界;第二点,我们就来说说如何控制意识。最优体验能够对抗精神熵,保持意识的井然有序;第三点,我们再来看看,想要最优体验也就是心流能够出现,需要创造哪些条件。
第一部分
只有学会掌控意识的人,才能决定自己的生活体验,从而达到幸福的境界。
我们说想要提升生命体验,落脚点在于体验。体验,也就是人们如何感受生活。它是纯粹的主观感受,不管你是个天才还是个平凡人,它都只跟你自己有关,但这个体验也是你最真实感受。我们从生活中得到的快乐,归根结底取决于心灵如何过滤和阐释日常体验。体验每个人每天都有,幸福就像是考核体验好坏的指标,如果人们的生活体验不好,自然就不会有幸福感。
那么我们就来看看,人类不幸福的根源是什么,也就是为什么感觉体验不好。往大了说,在宇宙创造之初,它就不是以人类的安逸舒适为念的。从生物演化的角度看,我们的祖先跟其他生物一样,在这个危机四伏的地球上生存,除了要躲避洪水猛兽,还要时刻跟病毒微生物抗衡。
米哈里特别有意思地把人类和动物的意识进行了比较。同样是在恶劣的条件下,动物只是在本能驱使下行动,他们不会想那些跟生存无关的信息。比如,一头狮子饿了,就只盯着猎物,吃饱了的狮子,就躺在那里晒太阳,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温暖的阳光中,它还没有进化到可以感受沮丧和绝望。只要没有外界的威胁,动物就能自得其乐。你看,会自作自受,自己给自己找麻烦的动物,只有人类,因为人跟动物比,神经系统过于发达了。虽然敏感有利于人类生存,但这也同样带来了人心的不好伺候。因为人类只是为了求生存而控制外部环境,这一点也不能减少世界带给我们的混沌感。也就是说,大自然选择出的生理机制,只是用来服务生存繁衍的,并没有增加幸福的功能。
当然,大自然也不是一个冷血的暴君,在进化的过程中,人类还是有一些享受快乐的机会,那就是感官的享乐,比如品尝美食美酒,吃饱喝足后的休息时光,还有体会性爱乐趣等等。也有一部分人认为,享乐就是幸福。米哈里认为,这是一种对幸福的曲解。他非常清楚地看到了,人们追逐享乐的本质,其实是基因为了物种延续,设置的一种奖励机制。
比如,你享受美食的时候,这种快乐是为了给身体补充能量,维持生存。一个男人被漂亮姑娘吸引,享受两性关系的美妙,实际上也是基因在布局,为了鼓励生育,繁衍后代。在这种从刺激到反应的行为模式中,享受快乐并没有什么错,但这种快乐都是转瞬即逝的,跟你的长期幸福感并没有关系,沉浸其中的人实际上是被肉体的欲望牵着鼻子走,无法在必要的时候反抗基因的指示,怎么能谈得上是自主选择生活体验呢?
我们再从社会学的角度看看,人类不幸福的根源。面对浩瀚宇宙,人类始终是渺小的,这种无力感可以从很多远古神话还有宗教中读出来。不论是爱斯基摩人、亚马逊盆地的猎人、印第安人,还是澳洲土著、中国先民,都用神话构建了一个有序的世界,认为我们身居宇宙的中心。这样的文化起到了一种精神保护作用,保护她的子民不为极端的生存条件忧心,也可以说,这是一种极端年代的社会控制。当然这是古代,人类走到现在,早已远离了远古残酷的生存状态,平安地活着不是什么问题,但人类还会有不断滋生的欲望。在普通老百姓还在饥饿边缘挣扎的时候,古波斯的居鲁士大帝却养了一万名厨子。
如今,享受这样的贵宾待遇,也已经不是什么难事。当你已经有了充足的食物和舒适的居所,你就会满足吗?并不会。大多数人还是会陷入到期望值不断提高的恶性循环,得到的更多想要的也越多。很明显,尽管人类的物质力量增强了几千倍,但在改善内心体验上,却并没有明显的提高。社会驱使着人们追逐更多财富,米哈里看来,这也是对幸福的一种曲解。
在现代文明中,财富和地位是很重要的幸福象征,人们觉得只要有了钱,生活就可以改头换面。这种认知的形成有合理的依据吗?有一则点石成金的寓言,说迈达斯向神祈求,成为最富有的人,神给了他点石成金的力量,只要触及到的东西都会变成金子,他乐疯了,但是不久后就饿死了。因为他碰到的食物也都成了金子。你看,古老的寓言早就告诉我们,控制外在条件并不会让人活得更好。
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调查显示,人们的财富达到一定水平后,幸福感并不会再随着财富的持续增长而增长。也就是说,社会认可跟生活品质没有必然关系。作者米哈里看来,认为获得财富就可以获得幸福,那只是一种社会控制的手段,用幸福作为诱饵,让人们沉浸其中。比如一方面,银行把我们塑造成拼命赚钱存钱的公民,一方面商家鼓励我们用辛苦赚到的钱来消费。如果只追求社会认为你应该追求的东西,那么即使你得到了这些,你的满足感也是来源于别人的认可,你的精神生活终究还是被社会控制着。
所以,澄清了社会控制和基因驱使这两种幸福误区,也许你已经发现,只有做自己意识的主人,才有幸福可言。人类在复杂社会中生存,确实要为实现一些目标隐忍和牺牲,但米哈里认为,不要因此成为傀儡,那样只会让自己成为被人利用的工具。进一步来说就是,不要以社会的奖赏,而要以自己能够控制的奖赏作为目标,让控制自我意识的权力回到自己手中。对基因驱动的肉体欲望的超脱也是一样。做自己意识的主人,意味着,我们自己享有决定生活体验内涵的自由。
所以,米哈里的第一个观点是,只有学会掌控意识的人,才能决定自己的生活体验,从而达到幸福的境界。我们从生活中得到的快乐,归根结底取决于心灵如何过滤和阐释日常体验。我们内心的和谐,跟我们控制宇宙的能力毫无关系,因为我们只是为了求生存而控制外部环境,这一点也不能减少世界带给我们的混沌感。沉浸在基因带给我们的享乐,只能得到暂时的快乐,而追逐社会认可的财富目标,也让人们成为了社会控制的傀儡。所以追求内心的和谐,只能从掌控意识入手,成为自己的主人。
要控制意识,我们就要了解人类意识运作的方式。米哈里在心流理论中的最大创新,就是借用了物理学中的“熵”的概念,来考量意识,提出了“精神熵”这个概念,用来指代意识趋于无序的状态,这也是全书的亮点。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最优体验能够对抗精神熵,保持意识的井然有序。
第二部分
首先我们解释一下什么是“熵”,在物理学中,熵代表的是无序的量度。可能你听说过能量守恒定律,大自然中的能量不会减少也不会增加,只会相互转换。这就是热力学第一定律。那么热力学还有第二定律,说的是热的物体会自动向凉的物体传递热量,能量转化过程中一定会出现损耗,所以物体的浓度总是趋于扩散,结构趋于消失,有序会趋于无序。这个无序的量就是熵。所以在自发的物理过程中,熵总是不断增加的。
这么说可能有点抽象,套用到意识这个层面,你可以简单理解为,意识也在自发变得无序和混乱,这就是米哈里提出的精神熵的概念。一旦意识变得无序,也就意味着,人的内心失去了秩序,变得焦躁不安,这就是精神熵带给人们的不好体验。不得不说,从物理学的角度去探讨人类内心的秩序,还真是米哈里的一大创举,从来没有人这样思考过心理活动。如果你觉得,这样想太玄,我们依然可以从心理学角度来解释这件事。
我们都知道,大脑能够同时处理的信息量是有限的。用现在科技来测量大脑中枢神经的工作效率,能够观测到,它只能在一秒钟处理126位的信息,按照一个人活到70岁算,每天有16个小时保持清醒,他一生也只能处理1850亿位的信息。而一般人实际用脑的程度,比这还要低。所以,每个人要经历的事情这么多,你允许哪些信息进入你的意识,跟你的生活体验直接相关。守这道门的就是你的注意力,它会从你每天接触的数百万计位的信息中,挑出你需要的信息,送进你的意识。同时还要搜索你记忆中相关的数据,来评估这些信息,做出决策。注意力带动的是你的思考、感觉和决定。
既然大脑容量是有限的,那么注意力就是一股精神能量。如果你能驾驭它,随时随地只关注对你有用的事情,让这些信息帮助你达成目标,那么你的意识就能发挥最大效用。用好了,它就能成为你改善生活体验的工具,相反,如果你老是被外界信息干扰,甚至这些不相干的信息跟你既定的目标是冲突的,你就没办法为实现目标努力。恐惧、愤怒、焦虑和嫉妒等等这些我们通常说的不良情绪也会冒出来。
举个例子,一个小伙子爱上一个姑娘,他会为了赢得姑娘的芳心做任何事。如果时髦的新车能引起姑娘的兴趣,那小伙就可能会把赚钱买车作为他的目标。但拼命工作挤占了他每周固定的登山时间,当登山队友因为他老是不参与集体活动而抱怨时,他又会产生在姑娘与闲适生活中做选择的新念头,他的目标会不断随着新出现的情况而变化。你觉得,这个时候小伙子的体验会好吗?可能不会,甚至很糟糕。对这个小伙子而言,赚钱买车是最重要的目标,一旦失业,他就追不到心爱的姑娘,因此,赚钱是他维持内在秩序最重要的一环。但他的注意力必须腾出手来消除危机,比如队友的不满,比如他自己对突然忙碌起来的生活的不情愿,这些消耗了他大部分的精力,他处理工作的注意力也就减少了。这个时候,他实际上已经进入了心理学上所谓的“内在失序”的状态,也就是注意力被迫转移到了错误的方向上,不再朝着既定的目标努力,精神能量也就难以凝聚。
这种纠结的体验比比皆是,比如你加班的时候在那写文案,你脑子当中可能已经奔腾过无数念头:昨晚这场比赛又输了,为什么我一个人在这加班呀?我这个文档写完后,老板会不会表扬我呀?再比如下班后跟朋友喝两杯,一边想着没有早点回家感到内疚,一边因为浪费时间又浪费钱而生气,各种念头心猿意马地跑过。细分析,你的注意力被其他不相干的琐事瓜分着,或者想着结果,或者计算得失,让你很难集中注意力在当下的事情中,所以内心的宁静就难以涌现。
不管是心理学角度定义的内在失序,还是从物理学借用而来的精神熵的概念,它们说的其实都是一件事,人类庞大的意识系统需要秩序,无序状态会让人不安,心猿意马久了,对自我会造成极大损害,使人再没有办法集中注意力,实现任何目标,也就谈不上好的体验。而且,米哈里说,精神熵是常态,这简直太可怕了。如果再不做点什么,岂不意味着我们总是要陷入混乱的意识,被纠结折磨?
幸好,物理学家薛定谔看到了大自然中的反例,提出了负熵的概念,也就是从无序走向有序的趋势。比如,在浩瀚的宇宙中,生命现象就是个奇迹,它将太阳能转化成了生物能,从无序中发展出了有序的生命体。那么精神熵的反面是什么呢?那就是最优体验。所谓的最优体验跟精神熵正好是相反的,你可以把它理解为精神的负熵,它是这样一种状态,你接受到的信息跟既定目标是匹配的,这时候精神能量就会源源不断地涌现,你再也没有担心的必要,也不用怀疑自己的能力,所以能够保持意识的有条不紊,这种积极的反馈能够使你投入更多注意力,照顾内心跟外在环境的平衡。最优体验还有一个名字,就是心流。
你可能玩过俄罗斯方块这个游戏,回忆一下,这个游戏中,你既不救公主,也不杀恶龙,唯一的结果就是死。但是为什么你还是喜欢玩?因为其中不断调整的难度和技术,让你进入了心流状态。为了体验过程的快乐,结果是什么反而不重要了。瞧,这就是心流能够提升体验的心理机制。说白了,专注让人快乐,注意力能够一直留在当下的事情中,不用想结果也不会分心,内心的统一感受成就了美好体验。处在心流当中时,你并不会感到快乐,因为你专注在做事连自己是否快乐都忘了,但是任务完成后,当你回味刚刚发生的事,你的内心就会油然而生一种满足感,这种满足感让你快乐。
这就是我们说的第二个观点,最优体验能够对抗精神熵,保持意识的井然有序。人类庞大的意识系统需要秩序,无序状态会让人不安,心猿意马久了,对自我会造成极大损害,使人再没有办法集中注意力,实现任何目标,也就谈不上好的体验。米哈里发明了精神熵这个词,来形容意识的无序状态。他也开发出了最优体验这个概念,用来对抗意识的无序,专注能够让人快乐,在你完全投入一件事的时候,精神能量能够源源不断地涌现,这就是心流。
那么,心流何时有呢?
第三部分
可能你会认为,生命中最幸福的时刻,是可以什么都不想,完全放松的时候。其实不然,虽然这个时候也感到快乐,但最优体验却不是发生在这个时候。最优体验发生在,一个人为了一个艰巨的任务辛勤付出,把体能和智力发挥到极致的时候。只有在此时,人们才感觉有能力控制自己的行动,主宰命运,这就是最优体验。它完全是人类自己缔造的。就像游泳健将刷新纪录,攀岩高手又攀登到一个山顶。他们在拼搏时并不会觉得愉快,可能还会肌肉酸疼,精疲力竭,但活动结束后他们会觉得特别满足,甚至体会到这是生命中最美妙的时刻。这种日积月累的生命体验,汇集在一起,成就了一种自行决定生命内涵的参与感,这就是人们能够想象的最接近幸福的状态。
那么心流的出现需要具体满足哪些条件?首先我们说说心流产生的第一个条件,那就是清晰的目标。心理学实验发现,相对被迫做一件事,当一个人没事可做,漫无目的的时候才是体验最差的时候,他的精神会涣散,俗话说没有精气神,也会陷入忧虑、恐惧和无聊这些负面情绪。而目标明确的人,自尊心也强,美国哲学家和心理学威廉·詹姆斯说过,自尊心的强弱取决于期望与成功的比例。因为目标定的太高、成功次数太少,这个人的自尊心就会长期得不到满足,他的体验自然很差。相反,若是没有目标,那更谈不上自尊心的满足。可见,目标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不论行动的目标是主动还是被动,都比漫无目的的行动来得好。
当人们面对一个清晰的目标时,就会采取一些手段,来达成这个目标。比如登山者,会给自己设置登顶的目标,这样他才会知道该组织什么装备、走哪条路线、为可能遇到的困难做准备。这时候,人的内心就是明晰的。
其次是即时反馈,它能让人在每完成一步之后,立马知道自己做得究竟好不好。登山的人,每攀登一步便知道,自己的位置又上升了一截。清晰的目标和即时反馈是相辅相成的。没有清晰简单的目标,根本不可能有反馈——因为你不知道做到了没有。大部分人不容易坚持目标,是因为他们的目标都是模糊不确定的。比如健身,“每次尽力做”就是一个不清晰的目标,你的大脑还需要在努力的时候反复思考“是不是尽力了?”,很难投入;但是如果把目标设定到:“每组12次,组间休息30秒,实在做不到就放下”,这就是个清晰能反馈的目标。即时反馈,能够让你不至于浑浑噩噩,而时刻清楚自己在做什么。
除了明确的目标和即时反馈,还有一个帮助达成心流的条件,就是挑战的难度和能力的匹配。高能力做低挑战的事容易无聊,低能力做高挑战的事容易焦虑。如果做一件事不是无聊就是焦虑,这体验怎么会让你坚持下去呢?而在焦虑和无聊之间,有一个神奇的空间,人在其中很容易进入专注状态,这就是心流通道。更加精确地说,当难度略高于技能5%-10%的时候,最容易有心流。使出浑身力气登上顶峰的人,也在挑战和能力之间找到了平衡。
在目标明确、能够得到即时反馈,并且挑战和能力相当的情况下,也就满足了创造心流的三个条件,人的注意力会开始聚集,逐渐进入心无旁骛的心流状态。此时的你,已经达到了身心合一,丝毫容不下无关的念头和情绪,甚至连自我也消失不见,但感觉却比平时强烈,过去2小时就好像只过了2分钟,不论做什么事都会价值百倍,因为做事本身成了目的,这是一种极致的体验。它就像一块磁铁,吸引你发挥高超的技巧,主动迎接挑战。
为什么时下人们不容易获得心流体验呢?好像童年时期单纯被一个事物吸引的乐趣消失不见了。因为想要让心流通道出现,需要投入大量精力。人们宁愿用现成的电影情节和娱乐节目来填充脑袋,被动享乐,而不愿意调用自己的注意力到更加耗神,但也能带来更多回报的心流体验中。这就是我们说的第三个观点,清晰的目标、即时反馈、挑战与能力的配合创造了心流体验。
总结
这期内容就分享完了,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心流》这本书的重要观点。
米哈里在《心流》这本书里探讨了人类何时最幸福,首先,米哈里认为,只有学会掌控意识的人,才能决定自己的生活体验,从而达到幸福的境界。我们从生活中得到的快乐,归根结底取决于心灵如何过滤和阐释日常体验。我们内心的和谐,跟我们控制宇宙的能力毫无关系,因为我们只是为了求生存而控制外部环境,这一点也不能减少世界带给我们的混沌感。沉浸在基因带给我们的享乐,只能得到暂时的快乐,而追逐社会认可的财富目标,也让人们成为了社会控制的傀儡。所以追求内心的和谐,只能从掌控意识入手,成为自己的主人。
其次,能够对抗精神熵就是最优体验,它能够保持意识的井然有序。人类庞大的意识系统需要秩序,无序状态会让人不安,心猿意马久了,对自我会造成极大损害,使人再没有办法集中注意力,实现任何目标,也就谈不上好的体验。米哈里发明了精神熵这个词,来形容意识的无序状态。他也开发出了最优体验这个概念,用来对抗意识的无序,专注能够让人快乐,在你完全投入一件事的时候,精神能量能够源源不断地涌现,这就是心流。
心流何时有呢?米哈里发现,当出现清晰的目标、即时反馈、挑战与能力匹配的时候,就会出现心流体验。如果你想创造更多心流体验,就要想办法让你正在做的事情满足这些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