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现在夸一个人最高级的词汇,是“松弛感”。这个词来自某博主在社交媒体分享的一个场景:一位女士带着全家人出门旅游,遇到上飞机后托运行李需要重新登记的突发状况,围观者猜测他们一定会发怒、崩溃,但没想到,一家人没有紧张、生气、吵架,而是从容地重新安排好行李,继续开心聊天,整个过程都非常放松。帖子发出后,获得“点赞”46.1万次,网友纷纷感慨:“原来世界上真有这么松弛的家庭!”很快,关于“松弛感”的讨论就蔓延开来。
松弛感为何得到追捧?“因为很多人已经丢失这种状态了。”松弛感和社会上充斥的焦躁、不安、紧张的状态形成鲜明对比,那种放松自如、安静平和、不争不抢、慢节奏、自然而然的状态,似乎离人们越来越远。从神经理论来看,松弛感是一种腹侧迷走神经活跃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个体感到安全并与他人产生联结感,体验到慈悲、希望、灵活、融入当下等积极感受。在快节奏的现实生活中,成年人每天忙碌不已,有强烈的时间紧迫感,也有竞争的焦灼感,这些都让人难以松弛,每天神经紧绷,甚至一触即“跳”,很容易崩溃。
不少人认为,松弛感不是普通人能达到的状态,其背后需要有强大的实力背景,比如有钱、有闲、有地位,有自由的选择、不忧虑得失,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其实,松弛人生虽然需要一定物质基础,但说到底,更多是一种内在品质,是一种看开、放下、知足、随性的状态,是面对突发状况时的情绪稳定、从容不迫,是足以控制和应对场面的底气和能力,是面对结果的坦然接受,是看清现实后的泰然自若,仍然积极拥抱生活。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这类人有很高的涵容力,即使外界没有按照预期发展,也能从容应对。这些品质和能力并不完全来自物质自信,大多数人可以“选择”成为这样的人,修炼自我。
1.面临压力时,提醒自己慢下来。
面对外界的语言攻击、突发事件、不符合预期的结果时,不要着急反应甚至反抗(平常常想“预案”,临场也常有“可控”感),时刻提醒自己慢下来(或可叫“危险慢行”),尤其不要冲动行事。锻炼自己这种优雅的应对节奏,减少粗鲁蛮横,整个人在状态上就会和气文雅。
2.多经历风雨,积极看待挑战。
处变不惊的能力是训练出来的,你处理困难的次数多了,以后应对起来就游刃有余。因此,不要脱离现实谈松弛,一个人想象出来的松弛是虚假的。身经百战并且多从积极的角度总结经验,才能换来一方从容。
3.不拖延,对生活有合理规划。
松弛不是心大,更不是懒惰。不要把漠不关心、无上进心当成从容。松弛是在忙乱中找到秩序,人生仍是向前的状态。尽量不要被学习与生活工作追着走,减少一些“不得不”,多一些“有备无患”,提前做准备(强者快半拍)、做规划,有人生掌控感(预案可控)的人,更容易松弛下来。不着急不发火,能控场看得开。
参考文献:《生命时报》2022年10月28日心理门诊版。
白家祥于安天 2022.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