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只剩下最后一个月了,你年初立的flag完成了吗?

今天是12月2日了,没错,2021年只剩下最后一个月了。你年初立的flag完成了吗?

计划看的书看完了吗?计划完成的运动量完成了吗?充电计划完成了吗?

动图来自SOOGIF

我猜,大部分都没有完成吧?

可能是因为舍不得温暖的被窝,可能是因为觉得2021年还很长,也可能是因为......

有数据显示,超过80%的大学生、上班族都患有拖延症,甚至已经成为了很多人生活的一部分。

拖延好像从来都没有离开过我们,而这些拖延造成的后果,让你过后懊恼不已,却又深感无力。

动图来自SOOGIF

拖延症真的改变不了吗?答案当然是不。那我们如何改变呢?

要想改变拖延的问题,我们先要明白,我们为什么会拖延?

对某些东西的“恐惧”而导致了我们的拖延

不可否认,人性生来是懒惰的,如果有一个舒服温暖的被窝,我大概率是不会愿意起身去寒冷的户外完成健身的目标。

自古以来,我们人类就进化了一个自我保护的功能,即趋利避害。这样可以使我们能够更好地在恶劣的环境中存活,这是我们大脑的一个固有机制。因此,拖延的产生本质也与这个有关。

我们之所以恐惧,不是不想做,也不是懒,而是在自己内心深处,有一种对某些东西的“恐惧”,即“失败”。比如:如果这件事太难,做不好怎么办?如果需要长时间的坚持,坚持不下来又怎么办?如果自己完不成,遭人耻笑该怎么办?

动图来自SOOGIF

这种恐惧,会让你在开始行动之前就产生逃避心理,甚至潜意识里就希望尽量不去做这件事情,因此很多计划好的事情会一拖再拖。

既然我们找到了拖延的原因,那该如何克服这种恐惧心理,解决拖延症呢?

1、 坦然面对失败

我们之所以拖延,对迈出第一步产生,是因为我们潜意识里怕失败而被批评、被耻笑,怕别人认为自己不够完美。所以,宁愿选择用逃避和拖延来安慰自己,安慰自己不是做不好,而是还没开始做。

动图来自SOOGIF

改变拖延,第一步就是需做好自己的心理建设,让自己能够坦然接受和面对可能到来的失败。如:可以在行动前就明确告诉自己“大不了就是失败重来”。

记住,完成比完美重要。

2、“立刻行动”,并立刻给自己一个奖励

大部分人之所以会拖延,是因为迈出第一步对其而言是最难得。因此只要有了开始,接下来的事情理论上就能跟着计划一步一步走下去。所以,当你你想做一件事的时候,一定要马上开始行动,在行动过程中再调整行动方案。

动图来自SOOGIF

毕竟,完成比完美重要得多。

3、从一个简单的事情开始,培养一个“微习惯”

“微习惯”这个概念,是斯蒂芬·盖斯提出的,他从一个身材臃肿的胖子,到两年后拥有迷人的八块腹肌,甚至出版了一本超级畅销书:《微习惯》。

出乎意料的是,斯蒂芬做的事情仅仅只是“只要求自己每天做一个俯卧撑”。

一个俯卧撑有多难?完成这个目标也不过是需要花费短短3秒。

大部分人之所以不能完成甚至不能开始行动去做一件事,是因为我们潜意识里觉得这件事情很难做或很难坚持,担心自己做不好做失败,担心做得不够完美而惹人嘲笑。

动图来自SOOGIF

所以,我们不妨从最容易、最不会失败的事情做起。培养自己养成一个“微习惯”。

当你开始保持了这个微习惯时,你的身份就会发生360度的的转变。以前的你是一个拖延症患者,是一个极度害怕失败的人,但现在的你已经是能成功地做好一件事的人了。

动图来自SOOGIF

你会为了维护自己“成功人士”的身份开始不自觉地,甚至着手做更多的事情。一旦你开始行动,你就推动了某些东西的进度,很多事情就会在那一瞬间开始产生变化,开始流动。

本质上来说,拖延症是一种情绪管理的问题。面对相对不那么喜欢的任务时,我们会感受到压力、焦虑、挫败、厌倦、等等之类的消极情绪,这时我们的大部分的应对策略就是转移目标,远远逃开,甚至不想开始。这,就是拖延的开始,只是为了逃避消极的情绪。

动图来自SOOGIF

不过克服拖延症的关键并不是摆脱消极情绪和想法,而是不受其影响地继续前进。我们要谨记,在目标还没开始完成时,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因此,如果你也有拖延的习惯,可以从着手培养自己的微习惯开始,比如:每天做一个俯卧撑、每天看2页书、每天写100个字,或者每天吃早餐,每天使用摇跑球运动5分钟……如果你对自己没有那么多的自信,也不必一开始就面面俱到,从而给自己很多挑战。可以只挑选其中的一个习惯开始,并坚持下来。

使用摇跑球运动5分钟无非就是,手一推一放一摇一转,然后在自己的节奏里摇摆5分钟,这不比一开始给自己建立的比如一定要瘦5斤,10斤甚至20斤的目标来的简单吗?

而我也不会告诉你,只是每天花5分钟使用摇跑球进行运动就能有效缓解鼠标手、肩周炎,也能释放生活、工作上的压力,还能助好眠。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