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要那个玩具!”
"这不是昨天刚给你买过吗,咱们下次再买行吗"
“不行!我就是要那个玩具!”
“妈妈,我要吃草莓!”
“这怎么行呢,这季节哪儿去给你买啊”
“不管,不管。我就要吃!”
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孩子,乖孩子,熊孩子。可爱的孩子,淘气的孩子。
来来来 我们看一看有关熊孩子的社会新闻
天哪..好可怕,简直没天理。
但细想,有些很夸张的新闻只不过是,一些坏行为产生了最大化的结果。
就比如上面新闻里 有个往窗外扔石头,砸死一个准新娘。 其实往窗外扔东西这种行为 每天都有人做 甚至我的宿舍楼里就经常会有人往下扔香烟头 只不过没发生意外而已 。所以我们如果要谴责那个砸死准新娘的熊孩子的话 那么每个往窗外丢过东西的人 都应该受到谴责 因为行为本质是相同的 只不是运气好 没有砸到人而已 。
再想进去,我认为这些新闻 与 文章开头列出的几个生活中的例子本质上都是相同的。
他们都是 只为自己着想。
讲通俗一点就是自私。我发现小孩子大多数都只会为自己考虑。
我喜欢什么东西,我就想要。不顾由此会给他人产生麻烦。比如我要吃草莓,草莓在30KM处才能买到,小孩子是不会想到爸妈为了满足自己的食欲需要奔波30KM。
上面新闻里有一个嫌施工声太吵,10岁熊孩子切断安全绳的新闻。 就是典型的,只为自己想,只顾自己的想法。在熊孩子的眼里,这是一个完美的逻辑。 外面施工声音好吵,影响到了我,如果把安全绳隔断,声音会轻一点,那么我就去割了。在这个分析过程里,是没有割完安全绳后对其他人产生的影响的。换句话说,对他人的影响不纳入熊孩子的考虑因素中。
那个3天3夜用乐高积木拼出尼克,不到一小时被熊孩子推到的新闻。
一个高将近1.8米的尼克狐,由上万块乐高积木组成,价值10万余元,年轻的作者为了制作它3天3夜不眠不休。
但这个作品却在刚刚展出1小时后被一个小朋友照相的时候推倒了……狐狸碎成渣的图片在网上热传。
其实这个新闻里的小屁孩倒也挺冤,我想他内心OS一定是这样子的
【我就那么随便一碰......】
那难道小孩子就是自私的吗?小孩子就是无理取闹的吗?
不。他们只是还没有学会同理心的能力。他们只不过还没有“习得”照顾他人感受的能力。
因为他们还小啊!
一个小生命来到这个世界,呱呱坠地,从咿呀学语到蹒跚学步,成长都是一步一步来的。
4 5岁的年纪 我们怎么能期待他 懂得 好多成年人都不懂的道理呢?
4 5岁的年纪 就应该是在父母教育下辅以包容之心 试错学习成长。
所以,那些诸如【人性本恶还是善】【孩子究竟是天使还是恶魔】的辩题都是无意义的。
人不过是趋利避害而已,后天接受了社会给我们的思想品德教育后,才慢慢开始理解同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