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个朋友在圈子里转发了一篇文章,题目叫《若能放下,该多自在》,文章里提到放下面子、放下自卑、放下过去……作者仿佛要找到真正的自在,做到六根清净。
可是怎么可能就那么轻易就放下呢?就算其他的都可以,但惟独感情的事情会让每个人挂怀。南怀瑾老师在其著作中不只一次提到,世间最难处理的就是感情问题,他说他也没什么好办法。求不得、爱别离之苦,是困扰人类的一个普遍性问题。也就是说凡是人,七情六欲,必不可少。
不知道在哪个时间段,看过一本很著名的修女所写的个人传记,第一次让自己深入地了解到修女的生活。在我们世俗的观念中,认为僧侣、修女这个特殊的群体,肯定已经把“心脏”挖出来交给了上帝,只剩下理智的大脑,在那里一个劲儿地求真知。
但是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同时让自己对那个可爱的修女作家产生了诸多好感和敬意,因为她的真实和坦荡。她在文中写到自己一路修行的经历和感想,她居然在内心深处喜欢过那么多的人,她也为此万般纠结痛苦,寝食难安。但是因为她知道自己选择修行所要追求的东西,所以一而再再而三地靠坚强的意志去与这些情欲斗争。平静,纠结,再平静,再纠结……终得内心的大自在。
原来修女也疯狂啊,何况常人乎?所以了解这个世界多了,你会在自己身上生出很多的自在来,因为你会觉得,生而为人,谁怎么样都无可厚非,纯属正常。因此不必动不动就强求自己这也放下,那也放下,放不下又何妨?唐僧不是一样对女儿国的国王动情了?阿弥陀佛说到底不是解救众生之苦的唯一出路,有的时候,有爱大胆说出来也是一种对灵肉地彻底救赎。
思考着,纪录着,突然又想起了仓央嘉措。这个西藏的六世活佛,才情不是凡人能能及的。但真正令人咂舌的是,他前半夜在布达拉宫念经,后半夜披星戴月,踩着厚厚的积雪去和情人私会,看来那高在庙堂之上佛祖的雕像有的时候并没有情人可爱,《金刚经》也远没有情人的呢喃之语拥有诱惑的魅力。
所有那些伟大的人物,并不是只会因为所谓的丰功伟绩而名垂青史,而是也会因为他们惊天地、泣鬼神般的爱恨情仇而镌刻在后人的心里。所以到底是爱重要,还是真知重要,只有鬼才会知道。
在这个世界上,有哪个人敢自负地说,我真的什么都放下了?秦王临死的时候对芈月说:小姑娘,多想再背你一次啊……看来无情未必真豪杰,这样的天子才有我欣赏的尊贵。江河万里不能传万代,千古只贵一片情。幸亏他那么爱恋芈月,如果一心扑在秦国一统天下的大业上,等他死后,知道秦“二世”而亡,估计在天国也不得安生,悔得肠子也青了。
所以还是要学会一切顺其自然,尽量追随自己的内心而活,生而多求,死而无憾,这也不失为一种痛快的活法。亲,你说呢?哈哈哈
作为一个律师,七点半停在区法院门口,听着许巍大哥的歌曲,窝在车里就胡说八道了这么多,你说我是务正业还是不务正业呢?哈哈哈哈,不管你怎么说,我都会一笑而过。走起,办案子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