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筑室者,先治其基。”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广大党员干部要立足好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宁德工作期间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的“四下基层”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即“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增强干事办事本领,将基层治理工作落实、落细。
方针政策向下,校准思想标杆,做到干事“方向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社会治理、人民幸福的风向标,宣传其下基层,有助于帮助民众认识好、了解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将“党的政策主张”变为“群众自觉行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汇聚民心、凝聚共识,实现党的正确领导、统一全党工作,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步调一致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广大党员干部向下宣传时,要切实做到设身处地为民想、简单明了讲实话、通俗易懂用准词、平易近人作宣传,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工作落实到位,让群众听党话、跟党走,纠正部分思想偏差现象,校准思想标杆,实现“方向要准”。
调查研究向下,摸清基本情况,做到干事“扣实情”。调查研究是我们的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做好调研能帮助我们摸清基本情况、发现问题症结,把根源弄清楚、症结分析透、对策理通顺,并根据具体情况形成具体有效、可行性强的解决方案。调研处处需、时时要,广大党员干部在向下调研时,要以问题为导向,聚焦问题、研究问题、围绕节点、突出重点,由表及里、层层剖析;要多与群众打交道,俯下身、弯下腰、沉下心,深入基层,多走田间地头、多行街头巷尾,与群众同坐一张凳、同喝一壶茶、同讲一种话,听民之言、知民之难,解民之忧,切忌“走马观花”“浅尝即止”的作秀式调研。
信访接待向下,体察民众疑难,做到干事“知民意”。“悠悠万事,民生为大。”信访工作是我们基层治理的“金箍棒”,助我们打消影响社会治理、民众幸福的“妖魔鬼怪”。做好信访工作要积极推进信访接待下基层,推动广大党员干部与群众近距离接触、零距离沟通,“欲问山中事,需问打柴人。”要让民众主动发声,讲己之所困、聊治之所难,而后知问题所在,了解民生推进工作的痛点、难点、堵点;推动信访接待向下要定期开、创新开,将基层信访接待工作常态化、多样化,坐到炕头、行到榕树、围炉闲谈、圆桌开讲,让群众反映“事事有回音”、群众所提“样样会落实”。
现场办公向下,打通惠民堵点,做到干事“破难题”。“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治国理政本质上是为民服务,要积极推进现场办公下基层,变“窗口端坐”为“现场办公”,减少民众反映的“问题程序复杂、等待时间长、无法及时了解进度等”偶发性现象。推进现场办公入基层时,办公人员要培训好、办事群众要组织好,多方合力提高“会诊”效率,贯彻“当即就看”“马上就办”的原则,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服务”,奔走一线,解民忧、纾民困、通阻滞、破难题。
往昔已展千重锦,明朝更进百尺竿。生逢盛世,当不负盛世;生逢其时,当奋斗其时。作为基层干部,望我们都能身体力行“四下基层”,增强干事本领,踔厉奋发谱写民族振兴、人民富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