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天要下雨了 。别人问他怎么知道的,他说:刮起了南风。(这个是书上的例子,我本该另想一个例子,但是无奈没有想到。我倒记得妈妈曾经说过,类似今年夏天会比较热这样的话,我还问过她怎么知道的,但是忘记她的回答了。)
这个人不是想要证明天要下雨了,他想表达的可能是:
表达前提:刮起了南风。
未表达前提:附近地区,南风过后往往天要下雨
结论:天要下雨
即,说话者在说明天可能要下雨。刮南风,下雨的可能性比较大,前提支持结论,这是非演绎论证。
上述论证中还可以有一个未表达前提,一个全称陈述:本地南风过后总是下雨。如果说话者是这样表达,他的思维就在做演绎论证:
前提:本地南风过后总是下雨,现在刮南风,
结论:天会下雨。
这里不可能出现前提为真结论为假的情况。
但是,经验告诉我们,特定方向的风之后并不一定总是下雨。所以,说话者心中所想的可能只是第一个论证。但他也不排除第二个论证,他只是想表达:天下雨的可能性较大。(这让我想起了概率论,任何事情都不是百分之百的,只有概率大和概率小的问题。)
理论上说,说话者的意图有两种情况:非演绎论证或演绎论证。通过增加一个全称命题,可以将一个非演绎论证转换为有效的演绎论证。这可以由上面的例子看出来。
但是陈述者心里想表达的究竟是哪种呢?那就要借助背景知识和常识进行分析了。
比如,有人说,小明面临着考试不及格。他总是逃课。
通过补充全称命题“所有逃课的人都考试不及格”,可以将上述表达构成一个演绎论证。但这样补充并不严谨(说不定小明正因为课堂上的内容都学会了,听课没意思才逃课的)。说话者也并非要证明小明考试不及格,他只是说存在这种可能性。
说话者也常常想表达演绎论证,但却不表达其中一些前提。
比如,领导对人事说,扣她工资,这已经是第二次看到她迟到了。对于这个表达,把领导的话理解为“人事可能扣迟到的人的工资”就显得不合理了。如果完整地表达,领导的论证应该是:
表达前提:这是第二次抓到她迟到了。
未表达前提:任何人被抓两次迟到都要扣工资。
结论:她该扣工资。
你看,上下文的语境能帮我们弄明白说话者心里的未表达前提到底是什么,是想做演绎论证还是非演绎论证?越多的了解情境或说话者,得到的答案才可能越正确。
当然,有时候语境也不能帮助我们搞清楚论证者的意图,这时候就需要考虑各种因素了,以便补充可信的未表达前提。关于可信度的问题,将在第4章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