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余额已所剩无几,盘点这一年的得与失,几乎已随风飘散,留下来的就是如何过这几天和来年的以及更远的日子。
回望来时路,有风雨也有晴,该学着东坡先生那般“竹杖芒鞋轻胜马”,不“听穿林打叶声”,干脆“吟啸且徐行”。方能在自己人生路上“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如何过好自己的人生路?该是人到中年之后,认真思索弄清楚的终极命题。
一、不向外找(活在当下)
不再寻寻觅觅,不再这厢羡慕那厢眼气,不再这山望着那山高,不再一味的往向外找,反观内心,守住自己,活在当下,保持正念。拥有原本活泼的、生活的本质所在,好好地、开心地处理眼下所要处理的事。
这是我再次听懂梁漱溟先生讲孔孟时内心一动,有点豁然的地方——守着一颗“仁”心、一颗“乐”心、“讷言敏行”——
1.仁
就是人原本的心,并以敏锐直觉流露于外。做一个自自然然的真人,而非面具人。一个有仁心存在的人,能够表达对别人的喜好,能够真心随喜,真的为大家感到高兴,遇到不好的状况,也可以指出来,是可以真的表达自己的愤怒。
仁就是按自己的良心做好事,不考虑有没回报,永远永远平平静静去行事,自自然然地做符合规则的事,不让自己心不安。
仁就拥有原本活泼的、生活的本质所在,是不需要向外找的,每天只要生活在当下,努力做眼下该做的事,把眼下手中的事一件一件做好,至于未来会怎么样,那是命运的事,管不着也管不了。
孔子说“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2.乐
“生机畅达溢洋则乐”——一个人天生内在就能够感受到生命的快乐,他的生命是喜悦。活在当下、保持正念,保持欣喜和快乐,幸福这种能力就得到了提升。
当你认为此时被不公正对待正是修炼的时候,你就更加容易接受现状,并且能够开心地去体会自己的呼吸,体会自己的走路,体会自己不断修炼成长的这个过程。
不用向外找,自然而然就能畅达而乐。多好。
3.讷言敏行
叶曼先生说人前做不到的事不说,人前说不得的事不做——“轻诺者必寡信”,凡是在大家面前不能讲的事,最好就别做。少说话多做事,就在做当下的事,就是不向外找。
仁者的生活,就是人原来的生活,听凭当下的直觉,不是学习理智,努力习惯的矫揉造作的生活。我们的生活之乱,就在于追着心念走。
不找就是不汲汲于外物,不被外界牵着鼻子走,就是“讷言敏行”,就是心在当下,一个人少说话多做事,就在做做好当下的事。
二、过好当下(真正为自己工作)
拥有一颗自自然然的心,做一个真人,活在当下,然后抓住并过好当下。
当下到底怎么过才好?很多人身在曹营心在汉,得垄望蜀,选择了却又不愿意负责,身在局中心又在局外,没有过好已经拥有的当下。
仔细想想,之前的自己不一直处在这种状态吗?怪不得活得不轻松、不通透,幸福感一路走低。
有人说“在这个时代,人工智能像人不可怕,可怕的是人越活越像人工智能。 ”很多人只想着熬过上班的8小时,却没想过如何让它更值钱。
你得过且过的每一天,都是人生最大的浪费。
作家火养人到中年后回顾起自己的工作经历,曾感慨道:“活水般的生活,是你在日积月累地改变,不断走向更好。死水般的生活呢,是你在杀时间,杀来杀去,还是那个一成不变、甚至越变越差的你。”
一个人大可以欺骗自己,但结果不会陪你演戏。
混日子、熬时间,可能会带来一时的轻松和惬意。但浑浑噩噩的每一天,都会让你被身边的人越落越远。
“成功的路并不拥挤,因为绝大多数人选择了安逸。”
时间是这个世上最公平的东西,你选择打发它,它就会反过来打发你。那些本可以让你变得更优秀的每一天,一旦浪费了就不会重来。
人活着真正的累,不是拼搏的累,而是内心的焦虑与迷茫。
人生最大的苦,不是加班的苦,而是面对生活的无力和绝望。
当你真正开始为自己工作,所有的困难都会为你让步。那些你加过的班、做过的项目、学到的本事,都会变作你的底气。让你任何时候,都不会为了生活和谁低三下四。
人生旅途最好的安排莫过于快乐的生活,能够到达自己想要的地方,这一路,如果能够用善良洗去污垢,用阳光驱散阴霾,用信念取得放弃,用希望消除失望,那么远方终会到达,生活终将芬芳。
好好的过好当下,真正的为自己活,为自己而工作,找到自我的存在感和价值感,内心慢慢的强大,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整个世界都会为自己让步。Ycy207-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