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终于有一种尘埃落定,回归三人家庭,与老公和孙子共享天伦之乐的美好时光……
回首这段时间,从上周星期二到昨天,自己仿佛一直在忙碌中。连日的外出,打乱了退休后的平静生活。“麦家陪你读书”,又一次读了,因为没有写读书日记打卡而断更。就连简书的日更,有一天都累得拿着手机睡着数次。好在差几分就到12点时,醒了过来,赶紧凑够100字,呼呼大睡。半夜醒来时,才发现手机的页面还定格在简书上。立刻起身,慌忙完善简书,然后回访简友。
上周二的下午,在父亲家吃了午饭,就乘上了61路公交车。在锦江宾馆下车,走到黉门街摩尔画室,商讨要做的审计工作。在朋友画室的包间里,从外面的餐馆,要了烧烤鱼、蒜蓉扇贝和生蚝等一些菜,吃了一顿美味的晚餐。晚上回到父亲家,已经十点多钟。
星期三的早上9:00在集合地点出发,去《四川散文》资深主编杨老师家附近的茶馆,商谈学会散文集萃的事。等工作结束以后,已经是下午1:00过了。吃完午饭,从杨老师家,回到父亲家附近的菜市场,已经快5:00了。买了菜,回到父亲家。已经是5:00过10分了,仓促的煮晚饭,做着菜肴的准备。匆匆忙忙之间,少了平时的气定神闲,仿佛还有些心神不宁。
星期四的上午10:00班半,在父亲家的门口,赶6号地铁转4号地铁到宽窄巷子,四姑子家商量春节团年的事。由于疫情期间,规定聚餐不能超过10个人。而这个大家族,是要坐二桌的。因此四姑子建议将他们父母居住房子的租金,发给6户家庭,一家1000元,各自在自己的小家庭团年。到时候搞一个线上活动,选出评委、主持人,各有10元的辛苦费。老公最后总结发言:
今天发言推选@天使@快乐豆豆@pw为今年团圆活动的主持人,我个人认为这也许就是我们大家庭第一次网络节日庆祝活动的开端,不知群里的亲人们是否也是这样认为呢?
我想类似这样的活动大家愿不愿意年年有?或时有举办?它既丰富了我们的业余生活,也可以让群里有才艺之人的才艺得到展示。
我想,每到节日来临之时我们大家庭都可以举办一次这样的活动,大家欢聚一堂其乐融融,这有什么不好吗?
大家感觉到没有,现在人与人的关系都越来越淡漠了,随着社会向前发展,因为利益的瓜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张,交流得越来越少;随单元楼住宅居住方式兴起,邻里之间都不怎么往来了,大家说是不是这样的?
若大家庭今年能成功举办好这次过年团圆活动,也是增强亲人间联系,拉近我们心与心的距离的最好方式之一。
因此,大家都应为今年的团年活动献计献策,多提意见和建议,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
最后,一直通过每个家庭表演节目,对表演好的节目发放奖金。下午和老公去超市,给每个家庭买了搞活动的郫县豆瓣,和火锅料,也算是我们家庭的一点心意。
今天我们家的车限号,下午孙子下了幼儿园,儿媳把他带过来。晚上,儿子过来吃了晚饭接我们回去。到父亲家,也是晚上9:00过了。
星期五的上午10:00过,去神仙树和几个朋友团年。午饭后喝茶到下午3:00多,乘61路公交车到文化馆商谈周六讲座的事。等回到父亲家,也快5点了。平时的晚饭只有父亲,我、妹妹和老公。今晚的饭点,有儿子一家和妹夫,所以菜品要做得丰富一点。这炖晚餐,仿佛做得慌慌张张,不能气定神闲。以至于做完饭后,一个人坐到很远的地方,看简书回复评论。不想吃饭,或许做完晚餐以后,远离饭桌摆弄手机。晚上去打印参会专家的座次表,由于前面有补习班的老师印数学卷,等打完座次表,已经是晚上10:00过了。带孙子回到锦苑,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
周六的上午不到十一点,就准备去文化馆布置会场了。孙子第一次走过来,问我:“奶奶,你要到哪里去?”“奶奶要去开会。”“我要去……”“开会不能带小朋友,如果奶奶去见朋友,就可以带你去玩了……”“那你好久回来呢?”我想了下说:“会很晚,或许是你已经睡觉了,才回来……”我的话还没有说完,孙子的眼里就盈满了泪水。我的话音刚落,孙子的泪水就顺着脸颊,流到衣襟上。我的脑海中,第一次突然闪现出一丝不想去名家讲堂的念头,但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于是,我悄悄地跟老公说,你与孙子对话声音要小一点,语气要柔和一点,否则他不喜欢你。关上门,在门口听了一下,孙子并没有声嘶力竭地大哭,就放心地离去了。
来到文化馆406室,准备下午的讲座。由于疫情期间,到会的嘉宾和会员都控制了人数,会场的布置也不是那么繁琐。于是,独自一人就把会场布置好了。把嘉宾的杯子,装上茶叶摆好。再去借了几个水瓶,把水打好。我们的资深会员王大炜先生,为了庆祝活动的顺利召开,特意在他家附近,定制了良心面包。所谓“良心糕点”,就是这家人做的糕点,几十年都是这个味道。美团的快递员,把面包送到文化馆楼下,我急忙下去与快递员一起把面包搬上楼。一点过了,会员们陆续到会场,与他们招呼倒水。嘉宾来了,也顾不上会员了,给嘉宾泡茶倒水,陪他们闲聊几句。然后,与秘书长商量面包的环节,因为王大炜先生与主讲嘉宾蒋蓝先生是好朋友,就建议在互动环节时,由蒋蓝先生宣布这件事后,我组织几位美女,把面包发给每一位嘉宾和会员,特意叮嘱照相,反馈到文友部的群里,让王大炜先生看到直播。等主席台嘉宾全部到位后,提醒会员们全程戴口罩,手机静音。宣布四川省散文学会第二期“巴蜀名堂”文学讲座现在开始,这次讲座的主题是《精短散文的写作》。参加这期讲座,与第一期讲座一样,根本不能认真听讲,甚至连坐下来的时间都很少。一会儿给主讲嘉宾和会员掺水,一会儿又去找文化馆的工作人员来启动死机的电脑,一会儿又到隔壁嘉宾室看看掺下水。不过,偶尔听到蒋蓝先生分享他的短文《风送》时,快速问度娘,一边看一边听蒋蓝先生讲述。感觉短暂的倾听,是如此的幸福。我想以后再要听蒋蓝先生的讲座,一定要在别处,才能听得安静。忙完一切回到锦苑,已经快12点。结果眨眼间,就是24日凌晨了。
今天在安静的锦苑,尽管窗外少了昨日的阳光,天伦之乐却是蓬荜生辉……